第四百零七章:玄门气量(2/2)

作品:《道姑翾楚

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贤云:“山有美玉,则草木为之不凋。身有妙道,则形骸为之不败。”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颜色。人心犹火也,弗戢将 。防微杜渐,总在一心。“

萧天枢说:“那修道人如何立志呢?”

吕洞宾笑道:“天下人不难立志,最怕转念富贵二字,是钩人转念的香饵。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贫寒,即大患难之后。何也,割绝尘累,回头皆空。故孙真人注《恶疾论》曰:“神仙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是尘缘都尽,物我俱忘,毫无转念,因祸得福也。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卧,不为外动,安如泰山,不动不摇。紧闭四门,使十三贼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宝,不使内出。日日如此,何必顶礼求真仙,便是蓬莱第一座。”

萧天枢说:“那玄门和释门有什么区别?”

吕洞宾笑道:“玄修与释家不同,释家呼此形骸为臭皮囊。道家入门,全要保此形体。故形为载道之车,神去形即死,车败马即奔。大道之传,原自不难,是世人错走路头,做得如此费力。岂不闻“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得。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认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

萧天枢说:“那修道者要有怎么样的性格呢?道学如此复杂,是不是笨人就无法学了!”

吕洞宾笑道:“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捷径之法,推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夫道未有不探讨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语录,无非发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学阶梯。细心玩味,便知端的。”
本章已完成! 道姑翾楚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七章:玄门气量,网址:https://www.275b.com/8_804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