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献书(修)(2/3)

作品:《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话※以吕蒙正没想到已经没有亲人的崔瑛会离开他家,他原本打算等此事告一段落,过两年资助这孩子考个功名的。

“先生家人照顾周全,学生铭感五内,但总依靠先生不是长久之计,学生亲旧俱亡,自己更该立得起来才是。”

“你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了,那老夫也不多留你,这点银钱你先用着,等老夫上奏为你表功÷年过后你年满十五也算上一个中男了,到时领了分田,也好耕读传家。”吕蒙正说道。

“大令若要为学生请功的话,能否稍等一两日?”崔瑛听到吕蒙正为他请功举荐的事,犹豫了一下说道。

“有什么事?”吕蒙正问。

“虽然先生的书房被贼人付之一炬,但他编纂的几本书学生记得还清楚,一本是珠算之法,一本是农书,学生这几日已经记录的差不多了,可否一并献予官家。”

崔瑛前世乱七八糟的东西学了很多,比如珠心算,也比如速读法、记忆术—了训练自己的速读技巧和记忆力,他看了大量杂七杂八的书籍。

穿越过来之后,崔瑛发现他之前看过的东西都奇迹般地记得清清楚楚,就像脑子里存放了电子硬盘一样。

现在崔瑛想献给刚刚统一全国的皇帝的,是原来历史上没什么名气却非承用的《王桢农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农业生产的工具和技巧,对于现在需要休养生息的国家来说,非承用。

“行,那老夫就代你转交官家。”吕蒙正也知道,作为刚刚安顿下来的流民,崔瑛需要什么,特意在奏折里写明了情况。

“那有劳大令,学生先行告退!”崔瑛行了礼后跟着吕蒙正派的衙役和送他的五贯钱回了抚孤院。

##

“这孩子有点意思。”快六十岁的柴荣拿着吕蒙正递上来的折子给坐在一旁的太子柴宗训看道:“能算,字也不错,看着不像是个寒家子,但却知道关怀农事。”

“这书卷的装法倒挺方便。”柴宗训拿到献书后先关注的是新式装订的书籍样式,这是崔瑛出于习惯装订的,与此时还是经折装与卷轴装并行的慕不大一样,更合适单手持握。

“句读可比书的样式重要多了,看着确实更容易明白,给那些稍稍识字的小吏读了,用来到乡里宣讲应该比较实用。”柴荣点了点那书卷上的句号和逗号,“和你娘以前的书写习惯一样。”

“爹再和儿说说娘的事呗!”柴宗训轻轻向柴荣靠拢,说道。

“你娘啊,冷静、大方,想法也是极为独特的,不像是个武将家的女儿,倒像是个世族的闺秀,自从嫁了我,倒把我那爆炭的性子给扭了。可惜幽州城下替我挡了那一箭,没撑过一年便走了,如果她还在,我大周一统的时间至少提前五年°娘所学和这孩子的先生到是挺像的。”柴荣絮絮叨叨地说着符皇后的好,说着她的一颦一笑。

“可惜他那先生竟亡于兵燹,否则也是一位经世之才,孩儿也能多知道一些娘的风采。”柴宗训可惜道‰也知道,一个连十二三岁的贫家子都能教导的这么好,这先生一定差不了,又和他的娘亲相似,请入京来日日相伴可多好。

“可见李重光只重诗词不重实务,我儿引以为戒~词可窥人品,但能做事的才是国之栋良。”柴荣尽心教导道。

“是,儿臣谨记。”柴宗训肃手应了一声,才又问道:“父皇打算如何嘉奖这孩子?”

“工具先让工部造了,拨给皇庄使用,这孩子,先赏田宅,让吕蒙正多加照顾教导,等他三年任满回京述职之时,再将这孩子带来,另行赏赐。”柴荣说完又和表示赏赐太轻的柴宗训分析道:“这孩子还小,依你娘的话,她这一派特别注意保护小弟子,一派上下性子都比较单纯$今这孩子骤逢家变,心性未定,如若赏爵封官,他年纪还小做不成事;若厚赏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最新章节第3章 献书(修),网址:https://www.275b.com/64_64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