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会试结果(2/3)

作品:《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如今天下间也只有六安的读书人论起葡萄美酒来是论瓮的。”

“可不是,”旁边一人接腔道,“这好好的美酒被这一‘瓮’字弄得粗鄙不堪,当以盏论才是。”

“我倒觉得‘盏’字太俗,高脚杯细长匀婷,当以‘婷’论。”

“不妥,‘婷’字太艳,杯如花形,倒不如‘朵’字为妙。”

……

崔瑛无奈地与柴荣对视一眼,这就是进士科考试试卷改得慢的原因了,这些学问精深的先生们总是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争执起来,手里的事儿也就吐了,要不等他们争出个高低来,要不就只能强行打断了。

“好了,如果你们进士科的成绩三天内能弄出来的话,朕作主,让德华给你们一人送一份葡萄酒就是了,随你们是一盏还是一婷或是一朵都成。”柴荣打断了他们的争论。

“如此就谢陛下恩典,谢江宁侯慷慨了,”李景阳随意地将笔搁到笔架上,呵呵一笑拱手道,“不过送来的美酒当以‘瓮’论最佳。”

“或者以‘桶’论?”另一人手下不停,嘴中还满含期待地接话道。

“我的以‘缸’论即可,我不嫌粗鄙。”另一人语气平淡地接口道。

“呵呵。”崔瑛无言地笑道。

“全都可以核分了?”为了得到葡萄美酒,进士科的考官们加班加点,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将所有试卷都批改完毕了。

“差不多了,单项分都已经核完了,就差将几个部分的分加在一块儿了。”

“墨义正确率少于六条的直接黜落,好歹减少了不少试卷了。”

“只看一题确实快得多,而且看得多了,对评分的把握也越来越准了,我敢说这次考试的结果绝对比之前百十年的考试都要公平公正。”

“下次要不要再加上誊录?考生的字迹会不会被认出来?”柴荣认真地问道。

“不用,”主考官之一的周立舜摇头道,“考官亲戚弟子要避嫌停考,考官只改一题,影响本身就很小,改得快了,根本没时间来辨认字迹,根本不必费功夫誊录。”

所有的试卷核完,刨掉一开始就被黜落的试卷,然后翻看后面的附加题,将应付了事、明显看得出文不对题的也挑出来放到一边,其余的文章按五经分类放好,开始排名次。

这种争吵别说崔瑛了,就是柴荣也插不上手,等他们吵上半宿,将前五名的五经魁排了序,后面就容易多了。

“我看咱们这新会元是个国子监祭酒的好料子,”周立舜笑道,“每篇策论都能紧扣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大纲,将教书育人的事写得花团锦簇,会是个好先生。”

“而且不是个迂腐的先生,”李景阳也笑道,“他对学童的秉性实在是太了解了,怕是掰了好长时间的蛤蟆嘴,真不容易。”

边说边聊,不一会儿他们就在柴荣的监督下将名次排好了,下面就是拆封填榜了。

“哈哈~难怪他能写出如此脚踏实地的文章来,”柴荣撕掉第一名的弥封,大笑道,“排云还嫌我扣着人不放,这回你这小徒弟可是自己来京的,可不是我不放人了。”

“陛下,”崔瑛见柴荣笑的得意,看着其他人奇怪的神色,觉得还是需要给这位得意的太上皇降降温,“你是不是先操心一下殿试的事儿?因为的会试举子泄漏籍贯形成舞弊,收集各地民谣来了解官风民风的事儿可是挪到殿试上了的,而本朝习惯,殿试的文章是要结集传天下的。”

“嗯,这是好事啊?”

“您说六安的举子所记的民谣会不会是邶国公传书给您的那一首?阿雷他们可说了,那首打油诗在六安传的,有点广。”

作者有话要说:

掰蛤蟆嘴:以前指私塾先生教刚读书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最新章节第105章 会试结果,网址:https://www.275b.com/64_6437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