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章 采风晋州(90粉红+)(1/3)

作品:《权贵娇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权贵娇》更多支持!(这一章发迟了,脸红!)

太原府在京兆府之西,去京兆府约八百里,此处地势险要,多崇山大川,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历来是大定兵家要冲。

因其位置重要,历任太原府尹的挑选都慎之又慎,时任太原府尹郑时雍就是崇德帝纯臣,其人洞明为政不溺近情,故而将太原府治理得很好。

晋州原先是太原府属下第一州,在建和与崇德交替年间,太原府出现二王之乱,朝堂讨檄镇压,晋州就是主要战场之一。战火对一个地方的毁坏,几乎难以用语言描述,目见只能黯然垂泪……

圣人有言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为是!对于百姓来说,止杀便是承平,无战便是盛世。——这一点,顾重安在晋州这里感触甚深。

“葛大人,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便是这样吧?下官从没来过晋州,不想当年二王之乱会如此残酷,晋州百姓有苦了。”顾重安叹了一口气,这样对秘书丞葛洪说道。

“的确如是,大定如今的承平极不容易,我们身为朝官,当知道这一点才是。”葛洪抚着花白胡子,笑眯眯地说道。

葛洪负责主理这次晋州采风,他带着十五个秘书省官员前来晋州,会在这里呆一个月,中元节前便可以返回京兆。这些官员里。有秘书郎三人,除了顾重安之外,还有齐泌和陈文裕;余皆为校书郎和正字,都是十分年轻刚被授职的年轻人。

葛洪的话语刚落,齐泌就摇着扇子说道:“晋州这里风物不错。就是不知道此地文道如何,有无可藏之书,有无可录之歌。”

齐泌才高八斗,被称为“秘书五善”之一,为人颇是冷漠,此刻也没有兴趣悲天悯人。只想尽快回到京兆去。

“明日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反正这次有一个月,时间充裕得很。”陈文裕这样说道,同样对社稷山河没什么兴趣,悠闲悠闲地抄书录歌是很好吗?

葛洪仍是笑眯眯地点点头,觉得齐泌和陈文裕的话也很有道理。他性情随和,和得一手好稀泥,最适合带着秘书省官员采风。

他此前带着官员外出过很多次,采风的任务、环节、布置等等,他都很清楚,待秘书省众官员都安顿好之后,采风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接下来数天,顾重安便带着几个校书郎、正字在晋州西侧。开始收录有价值的诗书歌辞,同时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以被考查。

大定朝的采风并不像前朝那样。专是收集地方民歌民谣,而是收录与文道有关的一切。这样的活动,更像记录一地一时的民风民情,以为史官修史提供最原始的资料。所以秘书省十分重视采风,官员们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采风过去半个月的时候,顾重庭看着几个校书郎递上来的记录。心情不太好。这一次在晋州西侧,并没有收录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晋州西面的文道不兴,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好。这是顾重安从记录中得出来的结论。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试问一个地方连藏书、歌谣等都不多,又怎能让当地的百姓知礼明理呢?说到底,战火对晋州的损害,还是太大了。

顾重安想着这些,心情便有些沉重,他对着几个校书郎说道:“我出去走一走。”

倒也不用特意跟他们交代,他只是想着万一长官葛洪找他,这些校书郎还不至于太为难。

六月的晋州,也和京兆一样,酷热非常。此时正是傍晚,晒了一天的热像是从地下钻出来一样,走在晋州街道上的顾重安感到尤其闷热,只有走到巷口时,才会有一丝风漏出来,闷热才得到一点点纾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贵娇 最新章节083章 采风晋州(90粉红+),网址:https://www.275b.com/5_58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