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天价奇葩(中)(2/3)

作品:《奇门相师

笔情墨趣的证验。作为这种价值形态的现代承传者,王兰若同辈的绝大多数海派艺术家也不例外,有一些艺术家,甚至终生走不出被吴昌硕一类大师“圈定”的范围。

相反,王兰若选择表现的题材几乎从来没有禁忌,闲花野草、动潜飞植,从人物到山水,目之所见,情之所感,几乎无所不画,画之无所不肖。他的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固然来自当年沪上课堂练习获得的系统的素描训练,但是,乐于并长期坚持写生,显然是这种能力得以强化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升华更主要的原因。

据他身边的亲友说,王兰若从来不放弃对他感兴趣的对象进行写生的机会,如家中买来螃蟹,他经常是画了再煮,煮熟了又再画。在他案头的一个本子中,笔者曾目验此类画蟹的作品,它们从各种不同的透视角度,以变化有致的笔法、色彩,准确地再现了各种不同品种的蟹张牙舞爪的形象。

显然,不能低估这种训练的美学价值,因为,可能正是种种冠以弘扬传统艺术精神高调的偷惰、取巧,使不少宣称已经“顿悟”国画艺术“秘诀”的艺术家误入了自欺欺人的歧途。

“叶丫头,又准备买兰花?”怀永笑着说道,叶梓菁可是他们这里的大客户。因为叶梓菁养兰的功夫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株兰花总养不了多久就会突然暴毙,因此需要市场更新换代。

“怀老板,你这儿有没有培育出新品种?”叶梓菁微微脸红,从小到大,死在她手里的兰花不下百盆,堪称辣手摧花狂魔。

“没有,没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培育出新的品种。”怀永倒也想培育出新品种,作为资深兰友,培育出新品种无疑是最大的成就。

可是每一种兰花从培育到变异,再到繁殖,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否则兰花也不会被炒到那么高的价格。

“哪有什么好的介绍?”

叶梓菁想了下,又道:“每个品种一盆,帮我介绍五六个品种吧。”

“叶丫头,你这是搞批发啊。”

也亏得怀永熟悉叶梓菁,不然还以为她是炒兰花的:“对了,上次买回去那一批怎么样了?”

“都不错,长势良好,这次买兰花是要用来装修新房子的。”叶梓菁脸不红气不喘。

“她家根本没有兰花。”秦学兵暗自好笑,上次去叶梓菁家可没看到一株兰花,看来这丫头也是个“养花”能手,就像养小动物一样,绝无幸免。

“原来是这样,随我到房顶吧,选择比较多。”怀永带着两人往楼顶走,这里种植着差不多五百株兰花,其余都在郊区农村的花圃。

“这是龙根兰花,我培育出来的最让人满意的品种。”怀永指着几个花盆,满脸欣慰,龙根兰花面试之后,马上就被花卉书记收录,他的大名也将随之代代流传。

“已经有花苞,花期应该不远了吧?”秦学兵对于花卉并不了解,尤其是兰花,品种太多,即使是资深兰友也不可能掌握所有兰花。

“快了,过年期间就能开花。”怀永说道。

“春暖花开,正好应景。”

秦学兵微微一笑,又问道:“对了,为什么叫龙根兰花,难道是因为它的根部像龙?”

“像龙的爪子。”

怀永很有耐心,说道:“不过这并非重点,根部再美也埋在地底,眼睛是看不到的,兰花最重要还是它的观赏价值,而龙根兰花无论叶形、花苞还是开品都是上上之选。”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

一看叶形,正所谓: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奇门相师 最新章节第二零五章:天价奇葩(中),网址:https://www.275b.com/42_4254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