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打算动手了(2/4)

作品:《大秦帝国风云录

手舞足蹈,然而,这一切都在残酷的权力博弈中化作烟云。十几年前,自己亲手“杀”了成蛟,今天,自己又要再一次兄弟相残,亲手诛杀另一位兄弟吗?

公子宝鼎有天纵之才,从今日他拿出来的国策变革方案,从他要掌控国策变革的主导权,不难推测出这场席卷咸阳的风暴到底出自何人的策划。毫无疑问,当公子宝鼎开口讨要国策变革主导权的时候,无论是咸阳宫还是贵族们,都已经意识到这场风暴是公子宝鼎一手发动的,他的目的就是推进国策的变革,就是掌控国策变革的主导权,事实上就是掌控大秦未来行进的方向。

秦王政无法接受,更不能容忍。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场风暴是公子宝鼎策划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公子宝鼎有谋权篡位之心,但公子宝鼎试图控制大秦的前进方向,这基本上等同于谋权篡位了,假如真的让公子宝鼎掌控了国策变革的主导权,让他掌控了大秦前进方向的控制权,那秦王政和咸阳宫将何以自处?那大秦的命运何以掌控?

然而,宝鼎几个月来的沉默让咸阳风暴发展到了爆炸的边缘,他在关键时刻的“自杀”拯救了咸阳危局,由此证明他已经成为大秦政局的关键人物,他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操控大秦的政治风暴,他有资格有实力掌控大秦的国运,他可以联合豪门贵族压制咸阳宫,也可以帮助咸阳宫镇制豪门贵族,总而言之一句话,他在此刻出手控制国策变革的主导权,无论是咸阳宫还是贵族,都无力阻止,否则公子宝鼎翻云覆雨,极有可能把这场风暴彻底引爆,让咸阳宫和豪门贵族们两败俱伤甚至玉石俱焚。

看看楚国的政变,看看公子负刍的篡位夺权,秦王政也好,豪门贵族也好,都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反面范例,所以,秦王政必须让步,必须妥协,所以豪门贵族虽然妥协,但妥协的背后却是 的威胁。

于是,公子宝鼎顺利借“势”,借豪门贵族之力,借楚国政变之“势”,把自己快速地推向了掌控国策变革主导权的位置。

是否授予宝鼎这样巨大的权力?

秦王政绝不授予,这等于把自己的权力分了一半给公子宝鼎,他岂能答应?法家大臣们也不同意,虽然公子宝鼎的变革方案照顾到了他们的利益,寒门军功贵族也会从这些变革方案中受益,但这会损害王国的利益,损害中央集权制,最终会损害未来帝国的长治久安。

于是,一场血腥的风暴开始酝酿,秦王政和咸阳宫被逼无奈之下,不得不对公子宝鼎动手了。杀了公子宝鼎,断绝豪门贵族的后盾,这就像当年昭襄王诛杀武安君白起一样,即便因此损害了国力,延误了统一大业,也是完全值得。

然而,公子宝鼎的一连串谋划让咸阳宫心惊胆战,唯恐掉进了一个更大的陷阱。

赵太后到底死于何人之手?以尉僚之绝顶才赋竟然没有还手之力,尉僚到底失败在哪?

想想当年的华阳太后和熊氏外戚为了扳倒赵太后和吕不韦,精心布置了一个连换局,一个嫪毐(/)就完成了一切。身在局中的时候尚无法看清事实真相,但一旦等到布局完成了,再回头一看,不得不为之惊叹。

华阳太后的手段太厉害,布局太可怕了。公子宝鼎这头猛虎是秦王政和关东人为了“反扑”熊氏外戚才把他从北疆“放”出来的,但最终却被华阳太后所利用,这头猛虎反而成了华阳太后手中的利器。

现在公子宝鼎正在完成华阳太后的遗愿,把公子扶苏推上储君之位,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公子宝鼎既然布下这么一个庞大的局,其结果绝不是为了掌控国策的主导权。

掌控国策的主导权,事实上就是和秦王政和咸阳宫直接抗衡,以公子宝鼎之才,断不至于行如此下策,逼迫秦王政和咸阳宫出手杀他。

以目前秦王政和咸阳宫的实力,可以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 最新章节第330章 打算动手了,网址:https://www.275b.com/36_3638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