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课题(1/3)

作品:《任教第十年

“老师,您刚才讲到用来解释平衡移动条件。那么对于c和之间关系,浓度是直接改变c,照此推断温度是不是通过改变来让c和之间不再相等,从而使可逆反应发生移动呢?”李雷带着疑问的语气阐述自己的观点。

“那压强呢?你怎么解释?”王一世站起来问。

“压强肯定不能改变,因为只受温度影响。”李雷犹豫了一下。

“压强最直接改变的应该是气体的体积,所以我以为应该是改变了物质的浓度,从而改变c。”马子文站起来。

“那么压强需要考虑影响到反应两边的浓度,而不像单一浓度变化好理解,又该怎么解释呢?”王一世继续提问。

“我认为应该看对哪一边影响更大,按比值看分子还是分母变化大就能得出结论了,如果两边影响一样大,就跟没有影响一样咯。”李雷总结。

台下有闷头琢磨的,也有小声议论的,初夏一句话没说,等着大家的讨论结果。她经常会有这样惊喜的时刻,班的教学进度远远超过班,16个班级,4个班,文科一个,理科三个。集中了年级里面的精英人物,每每抛出一个问题,下面引发的讨论,学生们会自己在不断否定探讨中解决掉。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流传这样的话,老师都是偏爱优等生的。初夏开始上班的时候对此嗤之以鼻,她决定向老耿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可是教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有多难,一边是讲一句,立刻理解,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一边是讲了七八遍,还是一头雾水,提问检测次次不合格。

教师圈里网路上流传最为久远的一个笑话就是:“老师以4的速度讲课,学霸以ifi的速度听着,学神以3的速度记着,有的以2的速度干瞪眼,有的听着听着就掉线了,还有的处于飞行模式,或者压根没上线,更有甚者上课马上关机掉线。”

你让老母亲的心如何自处呢?哪个老师不愿意在专业方面与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呢?可是高中录取的三六九等,使得学生分层明显,老师亦然。即使同样重点师范大学毕业,几年十几年后,重点高中的老师各种获奖,专业突飞猛进,不是区骨干就是市级特级。你在哪所普通校中能找到几个市级骨干,学生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们去取得那样的成绩。

于是普通校的老师也就越来越甘于平庸,用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去拼一个高级。每天的精力都用来管理迟到、上课睡觉、按时完成作业等,班主任更多的精力都是在帮助特殊家庭出来的孩子做矫正,做一些父母没有做到的事情,于是越来越婆婆妈妈,越来越与新的教育理念脱节。孩子不领情,家长不支持,老师们在一天天抱怨中老去。

初夏从带上班开始,就在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其去争那仅有的几个班教学带班资格,不如另辟蹊径,找一条大家还没有走出来的路。高一尝试申报课题,区里没有通过,马立强给立为校级,让其跟着多学习一下。这半年多,带她到市里也参加了几次课题立项汇报会,初夏渐渐开窍。

同时有了老教协董老师和张军国在教学方面的帮助,初夏渐渐缕清了自己的思路。张军国原在河北重点中学教书,肚子里很有一些水,杂志报刊上也发表过一些文章。初夏又极为诚恳的求教,张军国逐渐放下戒心,开始认真指导起这个耐心学习的年轻教师来。

这天,马立强打来电话,通知初夏二次课题申报区里通过,同张军国的小组竞争机制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共同获批为区级课题。

初夏忍不住兴奋,周末特地买了些水果礼品送去张军国家,感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自然也没少了马立强那一份。礼轻情意重,两位官场都浸淫过的年过四十的师傅级人物自然不会将这些小东西看在眼里,只是觉得现在很难见到这样愿意学习,且态度诚恳的年轻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教第十年 最新章节三十六 课题,网址:https://www.275b.com/32_329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