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节 进兵(3/4)

作品:《临高启明

蔽层的官府细作、塘马乃至普通百姓一体擒拿或者捕杀,

何鸣的思路很清楚:敌众我寡。以野战军的战斗力和武器优势,在澄迈城外全军列阵一战击溃何如宾所部并无难题。难点在于要确保抓到大部分俘虏。这就迫使他必须在其他方向埋伏下一部分部队,使敌人不能退回琼山,更不能四散溃逃。

澄迈县城周围的大体态势是,澄迈县城坐落在一条小河的南岸,距离海岸线大约三公里,这条河流不仅是县城的护城河,还在城南形成了一片河汊子三角地。不过这条河流非常的浅,在雨季没有到来前水深至多只有1米,无法形成有效的障碍。县城的西北面是一处叫做小英场的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荒废的村落,村子有一处水井,不过根据战前侦察,水井已经被斥卤污染,人不适合饮用。从琼山过来的驿路从县城南门外经过,再折向西北方向。

经过反复的衡量,他决定只用2个营在炮兵的支援下在大营坚守阻截明军通过驿路。第3营在县城以东的山地待命,伺机截断官军的退路,同时迫使其继续向大队靠拢,第5营在城南埋伏伺机展开进攻。大致形成一个对明军的包围。

当然,以野战军的兵力来说这样的包围是不严密的,只是依靠伏波军士兵有较好的机动力和强大的火力才能做到以较少的兵力来机动拦截敌人。对方如果有一二个组织能力出众,判断力较好的将帅,就能及时组织人马破围而出。所以他还要在手里留下最后一个步兵第6营作为预备队。

作战思路很简单:拦截明军,击溃明军,然后将其残部逼向海岸线。

以2个营1800名步兵拦截近20000敌军,仅仅从数字对比上已经是件很惊人的事情了,何鸣认为问题不会太大,配合足够的炮兵和防御工事,虽然可能赢得不够轻松,但是足够抵挡敌人。

“何如宾手下人马再多,也不可能一股脑的全送上来冲锋――再说这里也摆不开阵势。他必然只能以少数精锐部队来进攻。”何鸣向军官们解释他的作战决心,“敌人很难包抄展开侧翼进攻:大营以北,我们有海军的炮火支援,他想派遣部队迂回到大营的北面进攻就要落入海军和我们营寨上的双重炮火之下,腹背受敌。”

计划确定之后,负责坚守阵地的1营和4营对大营的阵地进行了加固,除了炮兵营的火炮之外,炮兵学兵带来的备用火炮也被布置在营寨上用来拦截敌军。少数几门12磅山地榴弹炮被加强了步兵第3营、第5营。作为机动火力使用。

接着他把北炜叫来了:“你是不是能够保证半径10公里遮断?”

“可以。”北炜毫不犹豫的说道,“我已经布置多个潜伏哨和巡逻队,保证20公里方圆内无人可以侦查到我们的动向。”

“兵力够吗?”

“勉强够,我已经命令全特侦队除了训练分队和三亚分队之外的所有分队即刻到澄迈听候调用――他们晚上就到。这几个分队一来,遮断会更加可靠。”

“这事至关重要。”何鸣再三强调。他的一切计划都是建立在部队的机动上的。伏波军的机动力再强也是靠两条腿,所以埋伏的部队不能离开会战区域太远,否则很难及时赶到参加战斗。既然在近处埋伏,就必须完全遮断敌人的一切侦查,使之不能掌握动向。

按照历史资料组的提供的材料,明军在正常行军的时候放24塘,大约20里远,探马前后左右放30里。而且明军的探马全系骑兵,机动力还是很可观的。另外,明军还可能已经先期派遣了细作来探视。所以遮断敌人耳目就成为一件紧要的事情。

见过北炜之后,陈海阳也登岸来和他商量协同的事情,双方约定了联络信号和方式,陈海阳还下令拆卸战舰上的十挺打字机,随射手和弹药一起登岸协助防守。

到这时候,野战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高启明 最新章节第八十四节 进兵,网址:https://www.275b.com/2_235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