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下)(2/3)

作品:《兴唐

用地形熟悉,与敌人进行野战。

慕容超认为手中有五州之地,铁骑数万,上中二策,是示敌以弱,选了下策。大臣们苦劝,不听≮是刘裕军队从容进入大岘山,在巨蔑水交战,大败南燕军队。第二天围广固城。

两人讨论的正是这个守大岘山。

裴行俭下了一个评语,守大岘亦无用』后做了一些分析,南燕前皇帝慕容德之时,他实行了检出荫户政策,使南燕仅据山东一地,步兵达到三十七万,战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个荫户就是将大户人家的部曲与佃户强行索取出来的户数‖北魏皇帝拓跋珪都不敢这样做的,不但拓跋珪,看看李威如今敢不敢这样去做?但南燕做了,也成功了,这是因为慕容德有着很高的威望与资历。

轮到慕容超呢?慕容德随前秦伐晋,怕出意外,留下了一柄金刀留作他日相认,他走后不久,家人全部遭到前秦杀害。兵败后,后秦因为忌惮,几次连他本人都想杀死,只能靠装疯卖傻苟活。后来逃到南燕,他家人没有了,却冒出来一个侄子,拿出这把金刀,也就是慕容超,此事被民间称为金刀太子。

但是不是慕容德的亲侄子,很让人怀疑,资历浅,威望不足,又继续执行着慕容德的检出荫户政策,所以屡有重臣叛乱发生。此时的南燕元气大伤,军民离心离德,已不再是慕容德的南燕了。

然而东晋对北伐并不感冒,甚至许多地主因为桓玄与孙恩之乱,百姓死于战乱,缺少耕种的劳动力,他们反而渴望刘裕北伐,获得财富与大量的劳动力回来。

裴行俭点评时,说了一句,众志成城伐离心离德,必胜。

第二个公孙五楼说过,吴兵轻果,慕容宙也说过,吴兵轻剽♀思是吴兵只能打顺风仗,胜仗时能以一当十,败仗时会立即产生恐慌。很象后世的宋兵与中晚期的明兵。

但这句话说错了,原来的晋兵是世兵,打不来前途,不想卖命。可自从刘云权后,一批作战勇敢与有才干的下级军官得到飞快提升,整个军队看到这些将领的提升,皆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不再是从前那支轻果的军队了。

裴行俭又再次评价,想打胜仗,必须赏罚分明。

第三个此战的战因是慕容超为了赎出后秦妻子与母亲,将本国乐伎献给了后秦,然而他又喜欢听音乐,于是派军队跑到东晋境内掳人,补充歌舞乐队♀给了东晋讨伐的口实。而此时刘裕城府极深,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野心,举国上下皆以为他是救世主,是刘公◎此,出战是师出有名,是反侵犯战争,是北伐,是统一,合乎道义。

对此裴行俭进行重点评价,讨伐必须是以道义一方,讨伐失去道义一方◆另一方占据道义,切不可轻易伐之,否则有可能会失败。

有了这三条,再加上刘噪慕容超军事才华差距成了天壤之别,做什么安排,也会失败的⊙道守住了大岘,刘裕就想不出破解的办法?若是连这个都不准备好了,他怎么敢轻易前来北伐?

所以慕容超守不守大岘,皆会必败无疑。

李威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两人的对话。

来到了怛罗斯,就想到了高仙芝。

详细的记得不清楚,略略记得一些。高仙芝为了邀功,无理攻伐河中与西域各国,导致各国不服,想要联合大食军队攻打安西四镇。高仙芝也来了一个先发制人,率军深入河中,在此地与大食军队遭遇。激战数日,唐军大败。

这一战对唐朝影响不大,却影响了整个中亚的格局≡此以后,河中各国纷纷倒向大食,背弃了唐朝,使唐朝的号令连伊丽河都到不了。大食人也真正收服了整个河中与吐火罗地区,有了这一个富裕地区的税务,为其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还因此,使西方得到了先进的造纸术。

李威写下这篇文章,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唐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先声夺人(下),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07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