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春不归来(2/3)

作品:《兴唐

“薛卿,这一来,诸相已空,朕欲再寻几人为相,你看可妥?”

也不是诸相已空,只是张大安被流,张戴二人过世,王德真又罢相,郝处俊再罢政事,宰相规模不及从前。但还有数位宰相,不算太少的。

不过李治意不在此,而且今天刻意没有喊武则天垂帘听政,也是大有深意。可是诸相当中,只有薛元超还能让他相信,所以垂问薛元超。但得说出来,得到诸相同意。否则自己提议,所有宰相全部否决,到时候李治才会真正的尴尬〉际上薛元超心里很有压力的,硬着头皮答道:“陛下,意欲何人为相?”

“兵部侍郎岑长倩。”

也不是不知,朝中还有一些中间派,比如这个岑长倩,这几年党争汹汹,但他一直孤身独傲,也许对太子有好感,可没有倒向太子♀一扶持,能使李治对朝党进行部分的直接掣肘。

“还有黄门侍郎郭待举,秘书员外少监检行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

因为两渠之功,魏玄同迁为吏部侍郎,朱敬则迁为大理寺少卿,韦思谦顶了高智周的职,迁为御史大夫,这是刘仁轨报的。还有两个两渠功臣,刘仁嫌姚璹品行过媚,的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韦弘机,况且中书舍人本身已经权重,因此没有升迁·弘机还是老老实实地做着白衣。

升迁魏玄同,明显是再次安慰***的。

郝处俊一倒,***最大的一棵大树倒下,诏书一出,加上太子回京在即,反对的声音必然很多∶此迁压一压***心中的怒气。

还是在维持一个平衡之道。

郭正一与太子也是不恶,但没有投向***,官职虽低,那个中书侍郎不算的,检校的,也就是代领,不是正职,可是资历深,执政颇久,明习吏事,文辞也好,这几年书写了许多诏敕。

郭待举只是一个老实人,但与裴炎十分交好,这大约是皇上用来平衡太后党的。

而且郭待举与郭正一,是薛元超没有流放之前,推荐给李治。可以拱固薛元超的地位。

然而崔知温听了,心中却是很犹豫,不知道皇上这四个新宰相人选是否妥当。比如这四人当中,魏玄同与太子交好,但是不是真正的***,不知←同时与裴炎关系也很莫逆。郭待举在薛元超与裴炎之间,必然是倒向裴炎的′他二人与裴炎关系也是不恶◎此,皇后可以借裴炎之手,至少能控制一位,甚至两位宰相。

于是说道:“陛下,此四人资历是不是太浅?”

比如魏玄同新任吏部侍郎不久,这个升迁未免过快≠比如郭待举,职虽够,也是滴黄门侍郎不久,而且名声不嫌。郭正一职太低’长倩是兵部侍郎,六部中兵部只排在第四位。不是兵部侍郎不能滴使相,这些年,多以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吏部侍郎滴使相,接下来也有少数是尚书左右丞、户部与礼部侍郎滴。当然,最尊贵的是六部尚书滴使相,也很少。兵部侍郎滴使相,却更罕见。

不好直接说出心中想法,毕竟他也是“中立党”。

“朕已想过,四卿资历时浅,虽预政事,不得与卿等同名,因此以平章事授之。”

为了平衡之道,平章事又提前数年出来。

见到李治心意已决,崔知温本来就不是强项令,薛元超与裴炎得到好处,更不会反对,于是先后同意。但走出仙居殿,崔知温还是狐疑,虽然皇后没有在帘中。可是皇帝选中这四人,当真皇后没有居中说过什么话,让皇上最后产生这样的想法?

听到李首成这份禀报,武则天只是笑笑』后说道:“传上官婉儿过来。”

上官婉儿老实地过来。

“你抬起头,让本宫看一看。”

上官婉儿抬起了头。

“嗯,不错。”是指她的伤疤的,爱美之心,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唐 最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二章 春不归来,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07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