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数十年载(三)(2/4)

作品:《兴唐

到了无数的好处,只要顺利地将这数城拿下来。

然后将大拔斗谷、石城山、承风岭、长宁峡少数几个道口封死。吐蕃人只得从九曲与唐朝军队死磕。可是唐军自己呢,却能从北边六七条大道向吐谷浑起进攻。那么吐蕃逼得只能分兵防守。休说是论钦陵,就是孙子在世,对此也无可奈何。兴唐343第三百四十三章数十年载(三)

甚至能伺机骚扰吐谷浑。吐蕃与吐谷浑闲是为牧民,战时为兵,这一政策召兵容易。可军队的时间不能维持长久,一旦维持长久,必须要大量供给。以吐蕃的国力,养活几万常驻兵可以,可养活十万以上的常驻兵,会是什么局面?

从曲西再向南伺机而动,一下子将党项人圈进去,得到了党项数万雄兵,而吐蕃又少了党项数万兵源,局面又是如何?

心动啊心动!

将众人召来商议,可看着地图,一个个不响声。战略是好,时机也佳,但从宛肃城到曲西这两百多里广大的地方,如何能做到迅夺下?不是在郏城,后方就是吐谷浑的树敦城、曼头城、大非川、赤海。唐朝军队成了孤军奋进,甚至还有许多关卡要道被吐蕃掌控,吐谷浑又能迅出动无数大军。

一旦纠缠在一起,论钦陵回归,对唐军就很不利了。

李敬玄等人排除在外,但是李谨行,包括提议的黑齿常之落实到细节,皆是皱眉,没有任何良策。

正在此时,外面的斥候进来禀报,说是论赞婆出动大军了,不走进攻赤岭,而是渡过黄河,在黄河上架了一座石桥,取名骆驼桥,于桥东正在筑一城,驻军名曰九曲军,南面在独山又驻一军,名曰独山军。此军正是从积石山抽调而来的。然后吐谷浑人又于洪济桥渡河,在宛肃城驻军于百谷又建一城堡曰百谷城。与吐蕃九曲独山二军遥相呼应。(历史上吐蕃曲水军桥不是骆驼桥在骆驼桥更南边,骆驼桥是因金城公主汤沐而架,此道有通向吐谷浑处有许多沙漠,多用骆驼运货,因而得名)兴唐343第三百四十三章数十年载(三)

“黑齿将军英雄所见略同……”,李威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个计划还是取消吧,依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从大拔斗谷起战役,在哪里供给方便,与吐蕃耗上一两年,让吐蕃人知难而通,徐而经营曲西。”

无奈,虽然大胜这个论赞婆也不能小视,否则自己反过来成了素和哝典凶不讨叉想到了一个头痛的问题·论赞婆如此了·论钦隙体柴·会是如何?

又道:“散吧,散吧,还是按原来计划行事。”

于是继续筑城,许多城池已经筑好,其实朝廷许多人不懂的,只要这些城池筑后,可以有效地缓冲吐蕃将来对内6的冲击。当然,若是内政不和,将士怯弱,纵然是固池金汤也守不住。

但至少李威在此,不会丢失。

借助这些城池又开耕了许多田地,只是九曲的百谷、更南的大小榆谷暂时不要想。

然后等朝廷的圣旨。圣旨没有下达,却等来了两人,吐谷浑原来的可汗诺曷钵以及弘化公主。

李威不敢失礼,诺曷钵与其父慕容顺皆十分亲近唐朝,弘化公主虽只是宗室弟子,为了安定吐谷浑做了不少工作。三十几年前,吐谷浑丞相宣王欲劫诺曷钵前往吐蕃,让这位公主察觉,连夜带着诺曷钵骑上马,飞奔进入部城,让部城刺史杜凤举粉碎了这场叛变。一个很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至少比呆在逻些城那个鼎鼎大名的文成公主强。兴唐343第三百四十三章数十年载(三)

永微三年李弘刚在尼姑庵出世那个月,夫妻二人入京,李治隆重接待,还将宗室之女许以金城县主名义,下嫁诺曷钵长子慕容忠。其实随后吐蕃吞灭白兰羌时,吐谷浑多次求救,隋唐屡次征讨,吐谷浑确实打残了,不是吐蕃人的对手。可是唐朝一直没有重视。最后吐谷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唐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三章 数十年载(三),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07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