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2/4)

作品:《兴唐

的军队还是原来唐朝的军队,更不会计算吐蕃这次冰天雪地而来得不偿失,他们也算,朝廷为了西北,动用了多少物资士兵。

所以皆认为刘仁轨表现不好。

可没有接下来的事引起百姓关注。

李威一步一个脚印向洛阳挪动,李治气得暴跳如雷。不能说那些钱是儿子的,那是给儿子兴修新渠的,严格来说,还是朝廷的款项。这一停工,一天损耗多少,物资来回搬运一下,又损耗多少?关健是儿子在发神经病,老百姓不知道,以为他又在虐儿子了。

又派了第二拨侍卫,催他快速返回。

李威前面到洛阳,后面李治与几个宰相在政事堂会聚,将李威喊过来,得当着几个宰相的面,将事情问清楚。

李威还没有施礼,李治暴喝道:“两渠朕交给你办理,你以为是一场玩笑,要修就修,要停就停”

父亲发脾气,在意料之中,不急不慢地说道:“父皇,儿臣停工是无奈了,这里有一封信,父皇看一下。”

将梁金柱的信递给了李治,只是一个商人,也没有人关注,除非梁金柱天天送一万缗钱给朝廷。李治并没有听说扬州的事,几个宰相同样大多数没有听说过,看过了,李治更恼羞成怒了,大喝道:“难道你为了包庇两个商人,竟然将两渠停下来。”

几个宰相将信拿过来一看,知道这是因为二王争嫡引起的余波,但也狐疑地看着李威。这件事比较好解决的,停工两渠,未免太过儿戏。

李威还是不慌不忙地说:“父皇,若是一个商人,就是他是儿臣的亲戚,儿臣也不会为了他的生死,将两渠停下。但是父皇,两渠到此,才是一个开始,儿臣去了丹水细细考察,一年比一年用费巨大,有可能两渠全部竣工,还需一千万缗钱。若是国库有财政,儿臣不会顾争议之声,去想一些不太好的手段募财。但国库财政不够,尽管这几年稍有积余,还要准备与吐蕃一战。为此都放了第二次海禁。”

已经有人明白了,薛元超脸色变白,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梁金柱是一个下溅的商人,可是其人与陆马贡税与义捐占他们产业所得的十之有八,为此,让许多商人忌恨,所以儿臣刻意写了一幅字给他们,就是怕其他商人加害,后来父皇又褒奖于他,赏赐朝廷官职。这样的人,说抓就抓或者贿赂,但儿臣不明白了,为什么别的商人货物进了港就能卸下来,而梁陆二人的货物扣压了那么久?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弱小的商人,不贿赂还有没有其他的出路?或者告官,自古以来,有几民敢告官?再说收留逃户,父皇,儿臣这里倒有一份名单,是京兆各个收纳逃户的家族以及逃户的数量,应当来说,实际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名单,又说道:“父皇,是不是要派相关的官员将他们一一抓获?”

李治看都没有看,知道的,各大家族,一些官宦人家,或者宗室子弟,也包括京兆杜家韦家,李明将这件事翻出来,可大可小,一旦引起争议,有可能天翻地覆。

不仅是收纳逃户,隐匿人口与田地,吞并土地,这三样是摆台面的灰色地带,还有两样,贩卖人口与放高利贷,不能揭穿,一揭穿整个国家会动乱。

不去看,说道:“那么你回来将此事禀报一声,派有司下制命将他释放就是,何必停工”

极其不悦的。

翻开此事,是论证李明抓捕无理的。李威接下来又说道:“是如此,其实放与不放,儿臣不关心。就是释放了,儿臣也可以想像的,此时梁金柱会被拷打成奄奄一息的样子,或者产业查没,可能被贪墨。这个儿臣还是不管。儿臣这样做,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梁金柱可以说是商人中的翘楚,都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折磨,查没家产。还有几个商人敢出海?没有了商人出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唐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一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07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