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下水(2/3)

作品:《兴唐

,但谈经济了,大多数不懂,甚至真有人认为君子不言利,航海又是新事物,其实有许多好处,不点明,这些个大佬都未必想得起来。

果然,李敬玄开始沉思。

知道得不多,但知道一些,比如拜占庭,或者叫东罗马,或者叫大秦,反正有些南边的北缅与孟加拉国还有一个国家也叫大秦。知道在西方很远地方,几万里之外,有很多人,文明有可能比中国落后,但不会落后多少。

航海也有好处,这是看到的,什么拉动国家经济,不懂。其实最好的例子,古今只有南宋做得最好,关税占到全国的六七分之一,加上间接的拉动催动了整个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所以南宋偏安一隅,经济总量却有可能是唐朝的五六倍。但关税的好处是实打实看到的,现在只是放了一百户,就是这一百户还没有准备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如果是两百户三百户,会有多少关税,还是能想像的。两渠过后,这些收入就要归朝廷所有了。对朝廷财政压力将会缓解许多。

不过没有想到这么多好处,心中也在盘算着坏处,越了国法,放百姓出国,海上风险大,会死很多人,又是多少在鼓励百姓营商。其中得失,竟无法评议。

李威又说道:“李相公,这几年朝廷收益增加,想造福百姓,是不是将公廨钱废除。”

说老实话,这些年看了看,李威对唐朝种种不能算是太不满,毕竟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科技,这样的生产力,这样的认识,做到这地步已是不易,但对这个公廨钱最为痛恨。

人放罢了,朝廷放,还有捉令吏来管理,百姓落了进去,非得家破人亡不可。讲良心的,一年的利息是百分之分,不讲良心的,是百分之三百,不将借利的人b得倾家产,誓不甘休。有的地方百姓不愿意借,于是责令官府强加于百姓头上。虽然数量不大,但中招的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我要与其他相公商议。”

也不是少钱,一年有十几万缗钱的收益,所有官员年终奖就指望着它。李敬玄一人不敢作主。

禁止再度放百姓出海的命令颁发出去,当然,这一下子许多人更急了。虽然对太子的以钱为良做法不满,可多少还是一个机会,如果全面禁止了,就是有再多钱砸,也没有用。或者自出海,终不是长远之计。因此,有许多商人富户上书,说朝廷不公平。

这时候李威却到了草桥关。

七月将要结束,两渠又要再度动工。可重心转移到了丹水渠,人河只是为了泄流,能凿深广最好,不求整齐通航,任务轻松一些。可是丹水渠到了草桥关往上,任务始重。

姚璹迎了过来,比李威先到一步,还有两个人,是从龙调来的。前年收成好了,棉u建功了,于是武则天从内宫拿出两万缗脂粉钱,让韦弘机指挥,上柱国东面监樊元则做副使,净土宗高僧善导与长安法海寺惠暕检校,在龙西山南部山腰处修建了一组奉先寺大摩崖像龛,共十一座石像,最大的卢舍那报身佛高达十七米多。四人只负责指挥监督,主要工程还是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负责的。这项工程还没有结束。不过韦弘机看到支料匠李君瓒与成仁威对开石的jng通,又想到丹水工程开始重了,于是将这俩人授间调拨过来。

然而二人一过来,就立即看到一个问题。

姚璹将李威带到一处崖边说道:“殿下,有些不妙啊,地下水太重。”

工程大是清楚的,但到了枯水时季,自草桥关起,水流很i了。就是竹林关一带水流险急,一到枯水,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威力。因此当初计划是拦腰阻河,平均河水只有一米来深,不象黄河,倒底有多深,没有人测量过,河水又深又广又急,纵然有的地方也会有三四米深,也可以绕过。本来就不打算通航一百吨二百吨的船舶,只要在枯水时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唐 最新章节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下水,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07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