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高丽地区的空中对决(一)(1/2)

作品:《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当大夏国防军在西北地区刚刚占领阿斯塔纳的时候,协约同盟在东倭帝国集结的飞机,有600架飞行堡垒,1100架霍克1型战斗机,300架守护者俯冲轰炸机,迫不及待的向双马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更好的应对前线的战事,秦峰把吕蒙的第1集团军群,孟凡贵的第2集团军群,李远山的第3集团军群,共同组建为东北集团军群,由孟凡贵担任总指挥,负责整个战役的规划。

一架架飞机从东倭帝国的各个沿海机场起飞,冲向海峡中间的双马岛,协约同盟集中了大量战机,要对双马岛进行高强度的轰炸。

尤其是瑞克帝国新研发的“飞行堡垒”1型中型轰炸机,是瑞克帝国采用了825马力的星型发动机,研发了一款全金属三发中型轰炸机。

不过,因为他们的后发优势,配备了更好的发动机,速度比军轰1要快出不少。

还没等它们进入双马岛上空,就遭到了双马岛防空火力的远距离杀伤,随着它们跟双马岛的距离越来越近,所承受的防空火力也越来越强。

原本就地形险峻的双马岛,作为防御东倭帝国最重要的战略屏障,就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事修建。新

战前,东北集团军群又往岛上,输送了大量的防空武器和弹药,使得岛上的防空火力密度,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双马岛最重要的4个阵地:新竹港、浅茅湾、石头城,外加一个双马机场。

新竹港、浅茅湾和石头城,形成了一个三角防御区,在这其中,新竹港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双马岛东北方向的新竹港,周围地势相对平坦,易攻难守,尤其是当敌人占据火力优势的时候,在这里进行重点防御,就相当于给敌人送炮灰,因此,在防御策略上,新竹港周围虽然也修建了大量碉堡,但这里只是用来消耗敌人弹药的。

新竹港真正的防御,是通向浅茅湾和石头城道路上的工事群。

这些工事群充分利用了附近的地形,以各个小高地为防御核心,在山顶、山腰和山脚,部署了3层环形工事。

而这些环形工事,以地堡为火力支撑点,再以步兵壕沟相连接,坚固的堡垒配上灵活的步兵,形成了梯次配置的多层火力网。

而双马岛西北方向的浅茅湾,之所以易守难攻,是因为浅茅湾的海滩后面,有一条浅茅岭横亘在那里,一旦要从旁边的碎石通道绕行,就要遭到浅茅岭上的火力打击。

根据上次浅茅湾的攻防经验,浅茅湾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尤其是在面对敌人的优势火力时,在这里防守,只能成为敌人重火力下的炮灰。

因此,只是海滩上修建了一些石头垒起来的虚假地堡,布置了铁丝网、反坦克混凝土尖锥,以及步兵雷和反坦克雷混合的地雷阵,减缓敌人登陆部队的前进速度。

一旦登陆的敌人在海滩上踌躇不前,在浅茅岭反斜面布置的120mm重迫击炮,就会让登陆的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石头城是整个双马岛的核心,不但在外围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城里的所有建筑物,也进行了防御方面的设计和修改,让巷战更加有利于防御的一方。

为了预防万一,增强双马岛的防御任性,在石头城跟双马机场之间的道路上,也有3道防御工事,保护机场安全。

要知道,一旦战事开始,这座机场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物资补给和撤退的唯一通道。

除了这些防御工事外,岛上还配备了3个新组建的突击炮营,每个营配备了满编的27辆大灰狼突击炮,可以在关键时刻,对敌人发动反突击,杀伤敌人的同时,也能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

尽管双马岛上的防空火力很密集,但是协约同盟的炸弹,还是很快降临到了双马岛上,对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最新章节第412章 高丽地区的空中对决(一),网址:https://www.275b.com/252_25225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