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秦峰对大夏帝国未来的经营规划(一)(1/3)

作品:《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在这场战争中,大夏帝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占据的整个南洋诸岛,不但拥有肥沃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岛屿周围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现在从地图上来看,大夏帝国的版图已经膨胀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俨然已经成长为这个世界的巨无霸,这一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整个正义同盟的领土面积,就更不用说神圣同盟了。

当然,一个国家的强弱,领土面积是一个重要指标,但绝不是领土面积大就强大,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要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在秦峰停止对外进口钢材的同时,大夏的各个工业基地,陆续的扩充了产能,使得大夏帝国的钢铁产量,从原先的500多万吨,一跃增加到了700万吨,并计划在3年内,钢铁产量突破1200万吨。

这并不是大夏帝国的钢铁大跃进,而是从西大陆各国,购买了大量重工业机械和各类机床的必然结果。

而西大陆各国由于经济危机,钢铁产量大幅度的下滑。

例如:瑞克帝国的钢铁产量,由原先的年产量2100万吨,下滑到了1200万吨;格兰帝国的钢铁产量,由原先的年产量1500万吨,下滑到了600万吨;特鲁帝国的钢铁产量,由原先的年产量1800万吨,下滑到了900万吨。

当然,这种下滑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以此来衡量,西大陆各国的综合实力,一旦度过经济危机,西大陆各国的钢铁产量就会迅速恢复。

有很多经济学家说,基础建设不能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发展制造业。

这种说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错的,但问题是,不可持续发展,也是发展,有发展就比没有发展强。

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发展,也不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它的发展需要民众的消费需求增加,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就得要民众手里有钱。

让民众手里有钱,就必须大规模的增加就业,而增加就业最快的方式,就是大规模的进行基础建设。

除了这种增加就业的方式外,在秦峰的心目中,还有一种大量增加就业的方式,那就是大力开发贫瘠地区的土地。

民营的商业资本,是不可能做这种周期太长,看起来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买卖的,但秦峰就会去做。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把最赚钱的行业,最容易扩大规模的行业,全部垄断成为大夏的国有企业。

建立大夏的国营垄断企业,是秦峰先国富后民强策略的核心。

首先一点,秦峰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迫使民营企业也不断的提高待遇,使民众越来越富裕,而消费能力不断升级的民众,也会让大夏的制造业更加的富有潜力。???.biuai.co

要知道,民营资本的企业家,即便是所谓的慈善家,他手底下员工的工资,也绝不会高于社会劳动力工资,指望着他们让民众富裕,得等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然后让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工资增加。

说简单点,就是大家都涨工资了,他们才会去涨工资。

而秦峰的做法,除了可以让民众更加富裕外,还尽可能的遏制了民营资本的暴富,让整个大夏社会的财富分配更加合理。

其次,大力开发贫瘠地区的土地,可以有效疏散拥挤在肥沃土地上的人口。

谁都知道,在肥沃的土地上,在资源丰富的土地上,更容易讨生活,但这样一来,人口的压力会让原本肥沃、资源丰富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

而那些所谓贫瘠的土地,则会长久的无人问津,直到所有的土地都变得一样贫瘠,才有利用的可能。

秦峰可以通过调节工资待遇、半强制性集体搬迁等手段,把人口疏散到那些贫瘠的土地上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最新章节第360章 秦峰对大夏帝国未来的经营规划(一),网址:https://www.275b.com/252_25225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