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全力南下荆州,实施战略大迂回(1/2)

作品:《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综合考虑了一番之后,秦峰决定全力南下。

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前番的考虑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原因是,装甲部队的远距离机动,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其中产生的机械故障,会大幅度削弱装甲部队的实力,需要休整之后,才能恢复作战能力。

这样一来,要么以被削弱的装甲部队,去跟以逸待劳、实力完整的黎家装甲师硬碰硬。

要么因为休整,眼睁睁看着黎家的步兵,建立起坚固的防线,失去了进攻黎家薄弱部位的战机。

另外,这时候的选择,已经属于战略层面的考虑了,不能仅仅从歼敌数量方面来考虑问题。

在秦峰的前世,不管是当年蒙古人的大迂回,还是解放战争的大迂回,都是从侧翼打到底,然后再从敌人的侧后兜回来。

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进攻敌人的坚固步兵防线,让敌人在中原地带,无法建立稳固的防线了,只能步步后退,从心理防线上就崩溃了。

当然,来自黎家的侧翼威胁,也不能完全无视。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南下,而且白家的主力已经向许昌方向撤退,因此,紧紧咬住白家的主力,比从洛阳南下,穿过南阳郡去进攻易守难攻的襄阳,相对要容易的不少。

很快,秦峰率领张玉林的第8集团军和装甲军,跟季东升的第5集团军,形成了两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规模,合力进攻许昌。

担心自己被包围的白闻天,在青州军到来之前,就放弃了许昌,匆忙向南撤退。

许昌属于大夏帝国真正的中原腹心地带,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但在军事防御面前毫无价值。

于是,秦峰按照之前的谋划,命令季东升的第5集团军,分别占领亳州、阜阳一线,屏障黎家的侧翼威胁,如果黎家没有全力向西进攻的话,就分出一个军南下,协助主力进攻。

秦峰则亲自率领张玉林的第8集团军,以装甲军为先导,向信阳方向进攻,等夺取信阳后,直插荆州首府汉阳城。

另外,第7集团军的第14军,从洛阳出发南下,占领南阳郡后,进攻襄阳,牵制白家的一部分军队。

三路大军只要有一路突破防线,白家在长江以北的防御,就会宣告瓦解,到那个时候,再对黎家来个釜底抽薪,沿着长江向东进攻。

到时候,黎家必然无法守住江淮水网地带,放弃徐州、豫州这些富庶之地,退回到长江以南。

秦峰之所以把战略目标放在了长江以北,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的兵力不足,占领的地盘太大,会让防线漏洞百出。

白家和黎家可以利用长江天险,青州军为什么不能用?秦峰建造的炮艇和炮舰,会让青州军比白家和黎家,更轻易的控制长江天险。

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青州军还有东倭人、罗斯人的外部威胁,尤其是东倭人,拥有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可以随时登陆大夏帝国的任何一处海岸,秦峰不能不谨慎一些。

信阳城,位于桐柏山和罗山之间,是荆州北边的重要门户,拿下了这里之后,以白家目前的军事力量,将无力再固守荆州。

白家在这里防守的军队,除了白家第3集团军的1个军外,还有白家第2集团军撤回来的2个军,以及白闻天从洛阳带回来的2个步兵师,剩下的军队,全部被包围歼灭了。

白家第3集团军剩下的2个军,一个用来防守襄阳,阻挡第7集团军的第14军,另一个用来防守罗山东面的光山,阻挡青州军的第5集团军南下。

虽然白家和黎家的集团军,是标准的三三配置,比青州军的兵力多,青州军的一个集团军,目前只有2个步兵军的编制。

也就是说,目前白家在荆州,还有大约2个集团军,6个步兵军的实力,其中防御信阳防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最新章节第186章 全力南下荆州,实施战略大迂回,网址:https://www.275b.com/252_25225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