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青州海军大显神威,潜艇袭击旅顺港(1/2)

作品:《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青州陆军、空军在辽东进行协同作战的时候,青州海军也没有闲着,对东倭帝国的运输船和港口,也发动了进攻。

傍晚时分,旅顺港外,12艘潜艇就已经悄悄驶过港口的障碍区,向着港口停泊的各类船只缓缓前进,静静的在水下等待着天色完全变黑。

领头的潜艇指挥官叫林若鸿,也是整个潜艇部队的指挥官。

这次偷袭旅顺港的作战计划,就是他亲自制定的。

他是青州海军学校中最优秀的毕业生,由秦峰一手提拔到如今这个位置,对秦峰的感恩之情和忠诚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大夏的海军向来孱弱,这一点众所周知,更何况是秦峰刚刚组建的青州海军,因此,东倭帝国海军没把青州海军放在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海军的侦察人员发现,东倭帝国海军的防卫是外紧内松,也吃准了青州海军奈何不了他们,所以,青州海军给东倭帝国海军的第一板斧是最重的,也是最容易的。

一旦东倭帝国海军醒过神来,再想占便宜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得依靠现有的这点装备,实打实的跟他们血战了。

为了把大夏海军第一战的利益最大化,林若鸿就制定了偷袭旅顺港的作战计划。

大夏目前制造的潜艇是近海作战的小型潜艇,水面吨位314吨,水下吨位364吨,长43.97米,最大宽度3.93米,水面最大速度12.7节,水下最大速度7.4节,12节航速航程可达3450海里,艇艏拥有3具发射管,包括发射管里的鱼雷,最高可搭载5枚。

这种潜艇的性能虽然一般,但是高达3000多海里的航程,足够在东倭帝国和大夏海面之间折腾了,因为东倭帝国到大夏之间,最短的航程只有4、500海里。

5枚鱼雷的带弹量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一次出击使用的了,再说了,大夏的新式海军创建不易,这种小潜艇一艘只有25名船员,就算战沉了,损失也不大,最关键的是造价很便宜。

根据这次偷袭旅顺的作战计划,林若鸿特意从特种兵学院要来了一队蛙人,把东倭人在旅顺的反潜网破坏了一个大洞,反复确认了航道之后,又在水下做了做了特殊的水下航道标志。

为了增加行动的成功概率,林若鸿亲自率领第一潜艇支队的12艘潜艇,悄悄的来到了旅顺港的外围,其中2艘负责在外围警戒和掩护,另外10艘溜了进去。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潜艇从水下越过已经提前破坏过的反潜网,缓慢驶过提前破坏的障碍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高超的驾驶技巧,不是每艘潜艇的驾驶员都能做到的。

而潜艇完成任务撤退,也不可能缓慢的再从水下驶出,只能依靠自身12节的缓慢速度,从水面上驶出旅顺港的港口。

毕竟,潜艇内储存的氧气有限,在水下的时间有限,水下的行驶距离也只有区区几十公里而已,在东倭海军警觉的时候,再从反潜网的洞口钻出去,就不大容易了。

这个时候,一旦有一、两艘驱逐舰堵住了港口,港口内的水很浅,搜索面积也不会很大,很容易就能搜索到潜艇的位置,潜艇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水下,到了那个时候,必定是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要是浮在水面上,从驱逐舰的眼皮子底下过去,那就是妥妥的找死。

潜艇12节的速度,在30多节速度的驱逐舰面前,简直就是乌龟爬,而驱逐舰上的速射炮也不是吃干饭的,很轻易的就可以击沉潜艇。

可就算前期比较顺利,潜入港口的潜艇,依然冒着很大的危险,动辄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毕竟,旅顺港内还有大量的东倭海军。

由于战前的周密计划和详细的侦查情报,再加上东倭人海军的懈怠,林若鸿率领的8艘潜艇,顺利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新军阀:从炮灰连开局 最新章节第144章 青州海军大显神威,潜艇袭击旅顺港,网址:https://www.275b.com/252_25225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