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税收问题(2/3)

作品:《我的明朝生涯

缴过那么多的税啊?太祖爷就曾说过:“酷吏猛如虎”。老夫今儿个算是见着了,他岳阳这是要把咱们当成猪来宰啊!如果咱们再不做出动静来,那么咱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可就全落入那姓岳的腰包了,这如何使得!”

方久铭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站在方久铭身后的方英迪也点头附和道:“不错,我大明朝一直是轻徭役薄赋税,太祖虽定下了规矩,商税要抽取三十税一。但太祖亦不过是立了一个框架而已,其实纳不纳税还是全凭咱们商家自愿,这点原先的历任知府就做得很好。可这个岳阳一接过税吏司的大权便开始强硬规定让咱们纳税,谁不缴税便没收谁的货物,这于强盗何异?”

“对嘛,岳阳此举又与强盗何异?”

“简直是太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

“这是要将咱们当猪来宰啊!”

众人纷纷议论纷纷,一个个都痛骂起岳阳来。

到了明末时,整个朝廷的气已经和明初截然不同。朝廷上至武百官藩王太监,下到举人秀才和商人,没有谁不占有大量土地矿山,没有谁不开店设铺的。对他们来说,偷逃国家赋税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气,这种事无论是南北皆然,对于这些人来说谁要是如数向朝廷缴纳税款那是要被人嗤笑的。

按理说这些人并不多,他们的人数只占有了整个大明不到半成的数量,可却占据了整个大明近九成的财富,为了保住他们的财富,他们发明了各种理论。例如顾炎武等人发明“虚君”、“君害”等诸论。

这些言论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说如今的大明已经不需要皇帝了,把江山交给天下的读书人就可以,让读书人来掌管天下才是最正确的事情。

若是按照后世的观点来看,这些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也是开明的,同时也是迈向民主的一大步。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大问题,作为占据了全国九成财富的读书人、商人以及各级官员他们却不愿意为了这个国家缴纳哪怕是一毛钱的税收,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钱都是他们自家的,跟国家跟朝廷无关。

可政府要运转、军队要打仗,这些总需要银子吧?可银子从哪来呢?于是他们便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占据了国家九成人口,但却只拥有不到一成财富的穷人身上。

在岳阳看来,这些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财富的人其无耻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地了,用穷人的银子和鲜血来保卫富人的家园,天下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么?

特别是到了明末时期,富者免税贫者交税的情况更为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后世有一些历史家认为,到了明末,大明境内之所以出现上千万的流民潮是因为天下大旱,百姓缺粮所致,又或是明朝的人口太多,导致人均耕地变少和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才出现了大规模流民潮。

但是在岳阳看来,这些通通都是放屁。即便是到了明末,华夏依旧有着足够的土地供农民耕种,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读书人和商人集团的贪婪所致。

那些占据了大量田地的大地主们拼了老命的剥削着手里的农民,有的地方收取的租子比例竟然达到了七层。如此高昂的租子自然引起了佃户们的不满,有的农民便说:好吧,你租子太贵,老子不种你的地自己开荒总可以吧。

好啊,你自己去开荒吧。

那些农民太天真了,拥有了大量田地的地主们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流民们自己开荒呢,要是佃户们都去开荒了自家的田地谁来种啊?于是他们便勾结官府,不顾朝廷颁布的三年之内不收粮税的规定强行收税,这样一来农民们是开荒也不是,租地主的田种也不是,最后纷纷变成了流民,在岳阳看来,这才是导致大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看到众人的火气已经被挑逗起来,方久铭的眼中闪过一丝历芒,狠狠的说道:“诸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明朝生涯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九章 税收问题,网址:https://www.275b.com/1_195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