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这简直就是黑洞该有的样子!(3/4)

作品:《溯流文艺时代

的回答,舒马赫多少有些失望,“我想读者们肯定希望能够看到这篇小说。最近……”

之后的半个小时里,舒马赫又跟于东聊了很多。

中间电话还断了两次,但是舒马赫都拨了回去。

吉米在旁边看得直翻白眼,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么挥霍啊。

……

《向西》在北美出版后,两周内卖出去七十万册,《活着》跟《慌乱的指头》分别卖出去三十万跟二十万。

一套丛书两周卖出去一百二十万册其实并不算多,平均下来每天十万册都不到,据说当年《老人与海》刚出来两天就卖出去五百多万本。

但是,这一百多万册的销量也不算少了,而且重要的是,让中国文学一下子进入到美国读者的视野当中。

这样喜人的销量有赖于两点,一点是于东在美国图书市场打下的读者基础,另外一点是《向西》成为了几所大学的推荐作品。

第一个把《向西》加入推荐书目的是普林斯顿大学,乔伊斯在其中做出了不少贡献。她还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文学评论,推荐了中国文学丛书的全部三本书。

紧接着,又有几所学校将《向西》列入了推荐书目。

在此之前,很少有读者把跟中国文学联系到一起去,就像很多人不会把凡尔纳跟法国文学联系到一起去一样。

他们想到,大概是,哦,是一个中国的科幻作家。想到凡尔纳,大概是,哦,凡尔纳是个法国的科幻作家。

还有些人,压根就不知道是中国的,或者凡尔纳是法国的。

在大部分人心中,科幻小说跟传统文学之间是有分界线的。

但是这次《向西》出版,并成为普林斯顿等大学的推荐书目之后,读者们才发现,原来跟中国文学还是有联系的。

美国评论界之前对中国文学关注也比较少,这次中国文学丛书出来之后,评论家们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研究范本,各大杂志和报纸也相继出现跟这几本书有关的评论文章。

这些评论当中,吹捧有之,批评自然也有。

但是不管是吹捧还是批评,这一套丛书都已经进入到美国学界跟读者们的视野当中,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

如果说《向西》、《活着》跟《慌乱的指头》让美国文学批评界忙碌起来,那么两周之后火热出炉的《深空》则让自然科学界的人们忙碌了起来。

因为宣传力度很强,所以《深空》在美国甫一上市就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

而小说里面涉及到的关于虫洞跟黑洞的描写,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开始,读者们只是觉得,的想象力很好,对黑洞的描写很美,而且很反常。

为什么说反常呢?

因为普通人所认为的黑洞,不应该像小说里面描述的那么绚丽。

当然,一开始读者们也没当回事清。

科幻小说又不是科普文章,毕竟是文学作品,有一些艺术加工实在太正常不过,他们也没指望能够对黑洞做出多精准的描述。

事实上,科幻作品中对于虫洞跟黑洞的描述一直都都有很多版本,因为本来也没人见过黑洞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是,总有些读者比较较真。

西索科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学生,当他看到《深空》中关于冲动跟黑洞的描写,脑海中立马就浮现了很多疑问,同时也想起了他们学校的教授基普·索恩,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溯流文艺时代 最新章节第三四九章 这简直就是黑洞该有的样子!,网址:https://www.275b.com/163_16347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