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蒙娜丽莎》的真迹?(2/3)

作品:《美利坚纵享人生

丽莎》真迹收藏于巴黎卢浮宫之中。

然而,按照收藏界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称,挂在卢浮宫的并不是《蒙娜丽莎》的真迹,真正的《蒙娜丽莎》是在伦敦一所公寓的墙上。

这间寓所和这幅作品的保管者普利策博士说,《蒙娜丽莎》完成后,作品就留在了丽莎·德·佐贡多家。

后来,又有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拉乔康达”(意为“微笑的人儿”)的女子,和蒙娜丽莎长得很像。

于是,一时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部换成拉乔康达,画作完成后,那个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因而没有买下这幅画,后来达·芬奇应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去法国,这幅画也被随身携带。

普利策说,使卢浮宫增添光辉的是拉乔康达的肖像画,而真正的《蒙娜丽莎》后来流落到英格兰,在本世纪初被一家博物馆馆长、艺术鉴赏家威廉·布莱克买下,后来又被瑞士一财团收购,普利策便是其中的成员。

当然,在本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人发现了艺术品的价值,开始大规模地复制、伪造艺术名作,这让正统学术界——主要是法国那一票专家有理由怀疑伦敦的那幅是赝品。

但是,普利策博士对他的这幅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而且提出了不止一个论点,他曾用显微摄影技术证实,伦敦这幅画上的指纹同达·芬奇其他作品上的指纹相同;

并且根据记载,蒙娜丽莎比拉乔康多年轻19岁,被画时披着一条表示悼念的面纱,在两幅画中,只有伦敦那幅显示一个更显年轻的女人披着漂亮的面纱;

不仅如此,还提出了另一个更经得起推敲的证据是,与达芬奇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桑西,当年在达·芬奇作这幅画时曾经作过速写,速写中的蒙娜丽莎背后有两根圆柱,而恰恰巧合的是,这两根圆柱出现在伦敦的肖像画里,而卢浮宫那幅的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当然了,在这岁月流长的这几百年以来,有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据不完全统计,面世的“真迹”数量竟达60幅之多。

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更是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

专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达芬奇当年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卢浮宫内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在于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

在那起盗窃案中,《蒙娜丽莎》失窃,而两年后,它出现在意大利,但是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已经被切掉了。

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盗窃者,为了保证真迹的安全而释放出的一场烟幕而已,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

说法不计其数,无数究其一生研究达芬奇的专家,都无法给出100%确定性的结论,杨橙这半吊子水平,就更无从判别各种说法的真实性。

但有一点他还是很自信的,就是他曾有幸在多个场合见识过《蒙娜丽莎》所谓真迹,而且他也非常倾向于一种说法——其实达芬奇当年画了不止一幅《蒙娜丽莎》,因此只要通过科学手段验证了画作确实出自达芬奇那个年代,而且其背景值得考究,有足够的史实依据作为依靠,那么杨橙就会认为那副画是真迹。

而现在杨橙眼前的这幅,无论是从技法还是所呈现的颜料褪色程度、甚至连光影的角度,都与达芬奇的真迹别无二致,更重要的是,杨橙刚刚用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利坚纵享人生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一章 《蒙娜丽莎》的真迹?,网址:https://www.275b.com/15_1599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