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八十一章 加泰的过去(求订阅)(2/3)

作品:《美利坚纵享人生

子,即自己的侄孙安茹公爵菲力继承王位。

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宣称其子查理大公才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没什么说的,王位之争,除了打一架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战争随即爆发。

战争中,以安茹公爵菲力为国王的卡斯蒂利亚-阿拉贡与法国并肩作战,但加泰罗尼亚却站在哈布斯堡王朝一边,之前被压榨的太狠,逼得加泰根本不想跟你并肩战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中,卡斯蒂利亚-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彻底地对立了。

战争的结果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几乎失去所有伊比利亚半岛之外的飞地,但却击败了加泰罗尼亚。

为了加强对加泰罗尼亚的控制,也表示惩罚,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和宪法均被废止。

对加泰罗尼亚而言,两次战争的失败非但没有让他们放弃独立诉求,战争的创痛,以及对王国政策的不满反而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央的隔阂,离心力日渐增长。

此后,在中央zf运行平稳,王国整体经济状况较好的时候,加泰罗尼亚就安静一些。而当整个王国的发展陷入不利境地时,加泰罗尼亚就要跳出来搞事情了。

自波旁家族继承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的王位以来,王国的zheng策开始扭转。

王国不再一味以维护天主教的权威为己任,转而关注国家建设。

新任的国王菲力五世希望模仿法国也在他的国度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与之前相比的确是个进步,但是照搬外国的模式,忽视本国的国情,致使实际效果发生了偏离。

19世纪,民族主义的风潮席卷整个欧洲,每一个国家都在向民族国家转型,建立新的身份认同,而今天人们看到的历史,都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构建起来的。

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假如当年伊莎贝尔没有跟斐迪南成亲,而是选择了葡萄牙国王,那么现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会不会没有“西班牙”这个国家,而是出现“葡萄牙”与“阿拉贡”的并立呢?

1837年君主立宪法案通过,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终于结束了300年的共主邦联时代,建立单一制的近现代国家。

当时的女王,来自波旁家族的伊莎贝拉二世这才决定使用“西班牙王国”这个新头衔。

而她之前的头衔是:“尊贵的伊莎贝拉二世,蒙受上帝恩典,是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两西西里,耶路撒冷,纳瓦拉,格拉纳达,托莱多,巴伦西亚,加利西亚,马略卡,塞维利亚,萨丁岛,科尔多瓦,科西嘉,穆尔西亚,门诺卡,哈恩……的领主”

——只是一个将所有领地罗列在一起的头衔。

至此,“西班牙王国”才真正诞生,在官方层面,历史开始以“西班牙王国”为核心开始构建;“西班牙民族”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的宣传中。

而此时的加泰罗尼亚,在过去冲突中建立的记忆一直隐隐作痛,同样伴随着民族主义的风潮,加泰罗尼亚的民族性也觉醒了。

加泰罗尼亚语成为当地媒体、剧院的工作语言;加泰罗尼亚的民族史被当地的史学家构建。

而西班牙王国中央zf的每一个旨在加强“西班牙民族认同”的决议,在加泰罗尼亚却反过来强化了当地人对“加泰罗尼亚民族”的认同。

进入20世纪以来,加泰罗尼亚又先后爆发过几次独立运动,尤其以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影响最大。

然而随着佛朗哥独裁zf的建立,加泰罗尼亚的自由再一次被禁锢在笼子里,直到1979年才再次成为自治区,不过,自治区的地位是不能让加泰罗尼亚满足的。

政客们有自己的野心,民众有民众的诉求,加泰罗尼亚已然不愿再用自己的经济成果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利坚纵享人生 最新章节第两千零八十一章 加泰的过去(求订阅),网址:https://www.275b.com/15_15992/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