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晋军大战契丹兵(3/4)

作品:《木匠王爷

去了能有什么用?”

安审琦说道:“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天意。万一不管此事,将来必要承受其后果。假如胡虏不继续向南来侵犯,而把皇甫太师白白丢失,我们这些人有何面目去见天子!”于是渡过安阳而向北进军。

契丹兵看到烟尘扬起,便解围而逃跑。皇甫遇等才得以回来,与诸将一起返归相州,军中都叹服皇甫遇与慕容彦超二将的勇烈。契丹也引兵退归,其兵众自相惊恐地说道:“晋军全部过来了!”当时契丹主正在邯郸,听说之后,立即向北遁走,不敢过夜,一直到了鼓城。

当晚,张从恩等人议论道:“契丹把全国人马调发而来,我们的兵不多。城中粮食不足十天之用,万一奸人到契丹那里去报告我军的虚实,虏兵调大军来包围我们,没多久我们就会死去。不如引兵去黎阳仓就食,南面依靠大河来抗拒他,方可以得到万全。”议论未定,张从恩就带着兵先行出发。诸军见状,也跟随着出发。如此扰乱,又乱得像从邢州出发时那样。

张从恩留下步兵五百人守护安阳桥,夜间四更之时,主持相州事务的符彦伦对将佐说道:“今晚我们乱哄哄的,众人都没有坚强的意志。五百个疲惫的兵卒,怎能守住桥梁!”便把人招进城来,依靠城池做防备。

到了天亮,契丹数万骑兵已列阵在安阳之北。符彦伦命令城上扬动旌旗,大声鼓噪。兵卒都严格遵守号令,契丹军不能测知城中实情,因此不敢发兵攻打。到了辰时,赵延寿与契丹惕隐率领兵众渡水,环绕相州而向南前进。朝廷诏令右神武统军张彦泽,率兵趋赴相州。赵延寿等到达汤阴后,得到消息,率军退回。马全节等拥有大军在黎阳,不敢追赶。

赵延寿把骑兵全部列阵于相州城下,摆出要攻城的样子,符彦伦看完,说道:“胡虏将要退走。”于是派出五百全副武装的士卒,列阵在城北。等契丹兵退走,便追杀一阵。

石重贵的病情稍见好转,河北相继告急。石重贵说:“现在不是安睡之时!”便部署分派诸将为出征作准备。北面副招讨使马全节等奏报:“据投降的人讲,虏众不多,应该乘着他散归部落的时机,大举发兵直袭幽州。”石重贵深以为然,便向诸道征兵。石重贵下诏亲征;二十八日两天后,从大梁出发。

石重贵北征来到滑州,命令安审琦屯驻邺都。石重贵从滑州出发,初八到达澶州。马全节等诸军按次序北上。刘知远听说以后,说道:“中国疲乏困弊,保全自己还怕来不及;怎么能再去胡乱地挑动强盛的北胡,即使胜了也免不了后患,况且不能取胜!”

契丹从恒州还军,用弱兵驱赶着牛羊经过祁州城下,刺史沈斌出兵攻击。契丹用精锐骑兵夺取了城门,州兵回不了城。赵延寿知道城中没有余兵,率领契丹兵紧急攻城。沈斌在城上,赵延寿对他说道:“沈使君,你是我的老相识,‘择祸不如选择轻的’,为什么不早早投降!”

沈斌说道:“侍中父子因为失算陷身在胡虏那边,忍心率引犬羊来摧残父母之邦;自己不认为惭愧和羞耻,反有骄傲的颜色,这是为什么!沈斌即使弓折矢尽,宁可为国家去死,最后也不能仿效你的所为!”赵延收恼羞成怒,挥军猛攻。次日城池陷落,沈斌自杀。石重贵得知,即诏命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威率领本道兵马会合马全节等共同进军。

晋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冯玉,宣徽北院使、权理侍卫马步都虞候李彦韬,都是依靠皇帝挟恩当权,他们都厌恶中书令桑维翰,多次诋毁他。于是石重贵想罢免桑维翰的政务,李崧、刘坚持谏阻而停止。桑维翰知道后,请求任冯玉为枢密副使,冯玉却很是不平。御中下旨任命冯玉为户部尚书、枢密使,用以分削桑维翰的权柄。

李彦韬年少时侍奉阎宝,当仆夫,后来隶属石敬瑭帐下。石敬瑭从太原南下,留下李彦韬侍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木匠王爷 最新章节第22章 晋军大战契丹兵,网址:https://www.275b.com/140_14002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