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唐军大战东西川(3/4)

作品:《木匠王爷

后,与伏兵联合进击,大败石敬瑭。石敬瑭征蜀未能有功,李嗣源即想御驾亲征。安重诲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征蜀。这时,李嗣源已经很不信任安重诲,开始疏远他。石敬瑭本就不愿西征,但他生性谨慎,等到安重诲离开李嗣源身边之后,才敢上表认为对蜀地不可征伐。

李嗣源认为石敬瑭说的有道理,便让早先戍守在夔州的人一千五百西川之兵返回。孟知祥见到他们,即上表感谢李嗣源遣还戍兵。

不久川军李仁罕攻陷遂州,官军守将夏鲁奇自杀。石敬瑭得报,只得再次引兵到剑州,屯驻在北山。孟知祥砍了夏鲁奇的人头示众,夏鲁奇的两个儿子跟随石敬瑭在军中,请求去敌阵取回夏鲁奇的人头回来安葬,石敬瑭说道:“孟知祥是厚道的长者,必然会安葬你们的父亲,那样岂不比把你父亲身体和首级分为两处更好些吗!”过后孟知祥果然把夏鲁奇收葬了。石敬瑭同赵廷隐交战不能取得胜利,又还军于剑门。

石敬瑭由于遂州、阆州已经陷落,粮草接应不上,烧了营寨北归。孟知祥得报,对赵季良道:“唐军渐渐向前推进,该怎么办?”赵季良说道:“他们到不了绵州,必然要退回去。”孟知祥问是什么原因,赵季良说道:“我逸彼劳,唐军远在千里之外,粮食吃完了,能不走吗?”孟知祥大笑,才把报告信拿给他看。

两川兵马追赶石敬瑭到利州,昭武节度使李彦琦也放弃城池而逃,两川兵进入利州。孟知祥任命赵廷隐为昭武留后,赵廷隐派使对孟知祥说道:“董璋为人多诈变,可以和他同忧患,不可和他共安乐,这人必然是后患。乘他到剑州慰劳军队,请您谋取他。吞并两川之众,可以得志于天下。”孟知祥没有答应。董璋来到赵廷隐的军营,留住一夜而去。赵廷隐叹息说:“不依我计,祸害难于制止了。”

孟知祥任用武信留后李仁罕为峡路行营招讨使,让他带领水军向东略取地盘。赵廷隐、李肇则从剑州引兵回到成都,留下五千兵马戍守利州。董璋这时也回到东川,留下三千兵马守果州、阆州。

接着李仁罕连陷忠州、万州、云安监。李仁罕到达夔州之时,宁江节度使安崇阮放弃镇所,与杨汉宾从均州、房州逃归洛阳;随后李仁罕攻陷夔州。

昭武留后赵廷隐从成都赴利州之后,请求进攻兴元及秦州、凤州。孟知祥见兵疲民困,没有答应赵廷隐的请求。

这时苏愿到达成都,孟知祥听说他的亲戚在朝廷安然无事,就派使者去告诉董璋,要和董璋一同上表谢罪。董璋怒道:“孟公亲戚都完好,当然应该归附朝廷。我的宗族已经杀灭,还有什么可谢的!朝廷的诏书都在苏愿的肚子里,刘澄哪得预问,我董璋难道不知道吗!”从此,两人又成怨敌。

昭武留后赵廷隐上表孟知祥,利州修整城堑已经完成。前此在守卫剑州时,牙内都指挥使李肇与他有同样的功劳,他愿意把昭武军镇让给李肇,孟知祥没有准许。赵廷隐接连表示愿意让位,孟知祥这才把赵廷隐召回成都,让李肇去代替他。

孟知祥因为朝廷对他恩宠优厚,而董璋挡住了绵州的道路,不让他使者入朝致谢。孟知祥便同节度副使赵季良谋议,准备派使者从峡江出川上表,掌书记李昊说道:“您不同东川商量而派出使者,那么将来不守约的责任就落在我们头上。”因而又派人告诉董璋,董自然不肯听从。

赵季良与诸将定计,要派昭武都监高彦俦领兵攻取壁州。孟知祥和僚属商议,李昊说道:“朝廷把苏愿派了回来,你没有向朝廷报谢,反而派兵侵袭。你如果不顾祖坟和亲戚,不如发兵直取梁州、洋州,哪用得着攻打壁州!”孟知祥采纳了他的意见,下令停止攻取壁州。赵季良得知原委,从此非常厌恶李昊。

孟知祥派李昊到梓州拜见董璋,极力论述利害。董璋见到李昊,怒骂不已,仍不同意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木匠王爷 最新章节第5章 唐军大战东西川,网址:https://www.275b.com/140_14002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