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众叛亲离的镇南王(2/3)

作品:《混在大明搞社团

瞎了眼!”

镇南王咆哮着。

然后煞有介事地一拳砸在面前桌子上,那张桌子瞬间四分五裂,很显然他受的刺激有点大,不过这也可以体谅,毕竟昨天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孙传庭这些人跟他都是兄弟,不可能会背叛他的。

这个打脸来的有点快,镇南王真得很伤心啊!

徐光启端着茶杯,面无表情地喝茶。

方阁老……

喝茶!

左都御史李长庚,兵部尚书袁可立,吏部尚书李虞夔,户部尚书毕自严,刑部尚书苏茂相,礼部尚书施凤来……

喝茶!

“诸公,你们都说句话呀!”

镇南王颇有些尴尬地说道。

“大王,陛下以军国之事委之大王,一切自然由大王定夺,逆军叛乱也是由大王调兵遣将,我等各安其职而已,大王欲如何处置,直接下令就行,我等自然照大王之令行事。”

施凤来说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

说什么?说个毛啊!孙传庭清君侧就清呗!他清完大家也就解脱了,不用再继续伺候这位大爷了,反正这里在座的,都是各大派系的代言人,也不用担心孙传庭来了会清自己。

施凤来是浙江人,万历三十九年榜眼,九千岁喜欢的,但他当礼部尚书不是完全因为九千岁喜欢,而是浙江士子已经不用考科举了,所以他作为中立派可以被各省接受。李长庚是湖广人,湖广系目前的老大,李虞夔山西人,山西系的老大,毕自严是齐党首领亓诗教告老后的继承人,户部已经被他们这个系统控制了多年,苏茂相是福建人,同样是黄克缵告老后闽系的继承人。

剩下袁可立就不用说了,那是孙阁老的继承人。

大家后面都有人。

孙传庭清了君侧,他也不会给自己一个奸臣帽子砍了。

孙传庭清不了君侧……

那就继续呗!

说什么呀?本来就跟他们无关的事情。

“这是什么话,难道这朝廷就杨某一人?诸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叛军相距不过三百里,整个冀东叛军蜂起,难道此时不正是诸公力挽狂澜之时?于少保在天之灵看着呢!”

杨信说道。

“大王想让我等做什么?”

李虞夔说道。

他是山西平陆人,原本历史上姜瓖起兵时候在老家也组织抗清,一度收复潼关及解州一带,但清军收拾完姜瓖之后,也把他给灭了。

“这京城有我在,暂时不会有事,好歹城内还有一万精兵,但叛军势必包围京城,故此这召集各地军队勤王之事,就得有劳诸位了,以杨某之策,我率军继续坚守京城,诸位立刻出城分头向各地召集勤王。和廷公去太原,召集山西及关中忠义之事就交给和廷公,毕公回山东,召集山东忠义之事就托付毕公,酉卿公立刻返回湖广,湖广江西乃至四川诸军就有劳了。”

杨信说道。

李虞夔,李长庚,毕自严三人互相看了看。

“既然如此,老朽就遵大王之令!”

李长庚爽快地说道。

毕自严和李虞夔同样点头同意。

“那我等呢?”

施凤来问道。

这是好事啊,不管怎么着先离开京城再说,万一真打成围城战,那这炮弹可是不长眼的,一个打高了的炮弹,就有可能要了自己的老命,要是真能借着这个机光明正大跑路就完美了。

“存梅公也有重任,如今叛军用不了五天就得兵临京城,京城周围已经无兵可调,最近只有天津的宜兴伯,您老是浙江人,与宜兴伯一个平湖一个宜兴也算半个乡亲,这前往天津,劝说宜兴伯勤王的重任可就交给您了。我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大明搞社团 最新章节第六六九章 众叛亲离的镇南王,网址:https://www.275b.com/13_1343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