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尧舜禅让(2/3)

作品:《中华世纪谈

就开始设专职的天官负责天文观测,制定历法。一代又一代的天官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测使历法越来越精确。

尧时代的都城有一圈夯土的城墙,长1.8公里,宽1.5公里。城中心发现一座小城,里面有宏伟的建筑,大概是王宫。宫外是居民区,有房屋、街道、水井等,估计能有数万居民。城外发现祭祀区、手工作坊区、墓区等。城的规模、结构跟夏商没什么区别。专家认为尧时代已经出现国家,只是还不知道国名叫什么。

陶寺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最著名的是一个画着一条似龙又似蛇的彩陶盘。考古工作者相信这是远古时期的龙的形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陶罐上发现两个类似文字的符号,一个好像甲骨文的“文”字,另一个好像“易”字。仅凭这两个字就断定尧时代已经出现文字还为时过早,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也许将来的考古挖掘能证实仓颉造字是真的。那样的话就把中国文明史前推了一千年。

天象台的发现至少能证明古书记载尧组织人力进行天文观测是真的。

尧通过天文观测确定了24节气中几个主要节气,教导百姓在春分时节播种,在夏至时节耕耘,在秋分时节收获,在冬至时节储藏。

尧被后世奉为明君的典型。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带领广大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他最让人称颂的是首创禅让制,以“贤能”而不是“血缘”作为帝位继承人的选拔条件。

尧让大家民主推举他的接班人。大家推举他的儿子丹朱。尧不同意,说丹朱“不肖”(也有说不孝),“不足授天下”。大家改推舜。尧说舜我听说过,据说是个大孝子。到底这个人怎么样,我要亲自考察一下。

他把他的俩闺女嫁过去贴身考察。女儿们回来说,舜的确是个好人。通过了品德考察,尧提拔舜做官,进一步考察他的工作能力。舜在哪个职位上都能干得有声有色。考察了三年,尧决定把帝位传给舜。

尧对众人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所以“终不以天下病而利一人”。不能让丹朱一人满意而天下愁苦。尧毅然放弃自己的儿子丹朱,把帝位禅让给舜。

不过也有说法尧舜并非禅让而是“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也就是说舜是通过政变上台的。这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尧当年就是靠政变上台的,诸侯能把尧推上台也能让舜取而代之。关键看诸侯支持谁。究竟是禅让还是政变在没有考古证据之前都不能断言。只是大家都倾向于禅让之说,因为这不仅是大家公认的正史《史记》给出的说法,也是大家相信上古时代民心淳朴,尚贤使能,允恭克让。

尧让舜摄政,自己退居二线。28年后尧去世,舜正式登上帝位。

舜比尧做得更好,上台后整治吏治,把民愤较大的一些官员流放,重新提拔了一些比较能干的官员。他让水利专家禹负责治水,让种田能手弃(后稷)负责农业,让聪明仁厚的契负责教育,让公正无私的皋[go]陶[yo]负责刑罚,让擅长畜牧和狩猎的伯益负责山林。同时舜规定了按政绩考核进行赏罚的制度,激励官员们做好工作。

他的官员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其中禹治理水患政绩最为突出。

水患频发是历代天子最为头疼的事情。洪水一来,田地村庄瞬间化为乌有,百姓沦为灾民。尧在任的时候让鲧[gn]去治水。鲧用堵的办法治理水患,筑高堤坝挡住洪水。但是这个法子并没起到作用,洪水冲毁堤坝造成了更大的灾难。鲧劳民伤财一事无成也连累了尧的名声。据说尧因为自己用人不当引咎辞职让位给舜。

舜让禹去治水。禹是鲧的儿子。但舜没有因为鲧治水失败而不敢启用禹,相反给了禹充分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世纪谈 最新章节7,尧舜禅让,网址:https://www.275b.com/137_137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