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张明德的执念(2/3)

作品:《冥河摆渡人

,你却不劝1下妈?”&;&;&;&;从小,张巧娥就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父母会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学,而张巧娥第1天上学,却是跟着大伯母和虾仔哥去学校的。因为她的爸妈要给山区的孩子,多捐1点生活费,所以都在打两份工,根本没有空闲时间送张巧娥去学校。&;&;&;&;别人家的父母时不时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新衣服,就算家里条件不好,过年的时候,也会有那么1新的。&;&;&;&;而张巧娥的衣服,除了衣,其他的全是别人捐的。这些衣服,原本是别人想通过张明德夫,送去给贫困山区孩子的,而张明德夫却把相对合适的留给张巧娥,重新掏钱,买了新的送去山区里。&;&;&;&;别人家的父母会时不时的买些玩具或书籍,给自己的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张巧娥想要1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选,还要利用课余的时间,捡1些纸皮、空塑料罐去换钱,才能够买回来。&;&;&;&;张巧娥1直不懂,老师不是说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很好的吗?为什么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但是,老师也说过,助人为乐,是1种高尚的品德,张巧娥也1直以父母行为为荣。&;&;&;&;虽然父母对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张巧娥从来没有怨恨过父母,张巧娥1直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还是最重要的。&;&;&;&;但是,经过林三妹的这件事之后,张巧娥突然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自己和这个家,1直都是格格不入的,就像1个外人1样,连那么重要的事,都没有权利知道。&;&;&;&;张巧娥从父亲的怀里抬起头,擦了1把眼泪,继续说:“你知不知道,我都要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瞎说,你怎么可能不是我们亲生的!”张明德1边拍着张巧娥的背,1边回答。&;&;&;&;“那你们为什么对山区的孩子,比对自己的女儿都好!?”张巧娥推开了张明德,吼出了1直以来的疑。&;&;&;&;“你们有矛盾,就应该好好谈谈。1直闷着,或者是大吵大闹,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周旺财见张巧娥又有绪崩溃的趋势,也担心张明德继续闭口不谈,连忙开口调节气氛。&;&;&;&;张明德被女儿推开,愣了愣,然后叹了口气,坐到张巧娥的身旁,转头看着门外,1边回忆,1边说出了自己的执念。&;&;&;&;这件事,要从张明德为什么辍学说起。&;&;&;&;张山,也就是张明德的父亲,跟弟弟妹妹们分家之后,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自己是读过书的,知道读书的好,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儿子,张明礼和张明德的教育。&;&;&;&;当时还没有开始实行义务教育,1个孩子的学杂费都顶张山几个月的工资。家里有两个要读书的孩子,条件当然不能有多好,幸好家里有两个成年的劳动力,所以1家人也不至于为了读书而挨饿。&;&;&;&;但是,在张明礼读2,张明德读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就发生了1件大事。那就是他们的母亲生病住院了,而且短时间都没有可能痊愈。家里1下子少了1半的收入,还要付治疗费,实在是不能再供两个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张明礼选择辍学去照顾母亲,让弟弟继续读书,还用空闲的时间打点零工,补贴1些家用。张明德只读完了六年级,张山也没有对两兄弟厚此薄彼的意,所以就咬1咬牙关,同意了张明礼的选择。&;&;&;&;当时改革开放期,1批批的商人,陆续来到珍珠市做生意,为了打响企业知名度,有的商人就选择了做善事,即资助学习好,但是家里比较困难的学生,1直到他们读完大学为止。&;&;&;&;张明德学习成绩非常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赞赏,当然也在资助的名单中。&;&;&;&;当拿到第1资助费的时候,张明德认为自己到了1生中的贵人,梦想着自己未来可以上大学,能够赚许多钱给母亲治病。但是,张明德读完2之后,却被告知,资助的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冥河摆渡人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张明德的执念,网址:https://www.275b.com/116_1169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