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首重行动(2/2)

作品:《爱国军阀

。被留学生们公推为召集人的秋瑾义愤填膺,宣布判处反对集体回国的周树人和许寿裳等人死刑,还拔出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大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鲁迅与陈天华终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人。陈天华是文人,也是实际的战士。而鲁迅不是实际的战士,只是文人中的战斗者。他们的不同,不是战斗方式不同,而是对死亡的态度。

陈天华认为大家都畏惧死亡,这是无可非议的,人人都有畏惧死亡的天性。但是他主张撞着可死的机会,就一定不要害怕。因为他反对空谈救国,主张知行合一,他说夫空谈救国,人多厌闻。他为规划了两条人生道路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则死之。

陈天华之举,令那些动口不动手的纯文人与职业革命家,躲不开强烈的羞耻感。文人向来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个尴尬的角色,没他们不行,但有他们却也不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

自古文人不成事,一因为没有独立的组织,不能获取独立的经济地位,所以必须依附于豢养,无法独立成事。二是因为他们害怕暴力没有以暴制暴的能力,而纵观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年之变迁,非暴力革命决难打破。对此,革命党人有清醒的认识,与陈天华一道的刺客汪精卫就曾说过:

中国革命的时候,很多人用日本君主立宪成功的事例来反对革命。但日本明治维新,是西乡隆盛用武力从幕府手中夺来的政权,绝不是幕府微笑着把政权交出来的。

有着这般见识的革命党文人,却与以往历史中的文人大不同。却与以往历史中的文人大不同。他们敢说敢干,不仅造反成了,而且成就的还是经天纬地的大业。陈天华死后仅6年,倒行逆施的清政府终于被非传统文人的革命党人推翻,这不能不说,唯有如是文人才能改变国家命运提振民族精神。

鲁迅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只是彼时国家更需要的是革命家而不是文学家。辛亥革命前夕,鲁迅从经济到精神都很困顿,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处境,使之成为无所顾忌的独立撰稿人。。.。

更多到,地址

纪念辛亥革命-首重行动
本章已完成! 爱国军阀 最新章节纪念辛亥革命-首重行动,网址:https://www.275b.com/116_11663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