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林黛玉出题考英莲(2/2)

作品:《红楼翰墨

意,若是立意新颖了,连词句也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说是‘不以词害意’,平常也让我多读王摩诘和杜子美的诗集,说要我用心揣摩,只是英莲愚笨,还未能体会多少!”

林黛玉听了点头赞道:“表哥教你的方法是对的,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牢了,词句自然信手捏来,既然你已经有了基础,那我就考考你。”

“好啊,不过英莲比较笨,林姑娘别出太难的题就行。”英莲有些紧张的回道。

林黛玉轻笑道:“不难,就是让你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这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腰,使之成为五言联句。”

英莲思索片刻后说道:“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还可以,不过这个‘摇’字加的还不够好。”林黛玉听后点评道。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陆芷瑜接着说道。

“林姐姐看我加的如何?”

林黛玉笑道:“虽然是个佳句,但是还不够好。”

陆芷瑜摇着林黛玉的胳膊,笑着问道:“林姐姐,那你说说该加什么字?”

林黛玉颇为享受这种亲昵的感觉,便笑道:“英莲姑娘加的‘摇’,‘映’二字,虽说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

“但你的‘舞’,‘隐’两字要略胜一筹,‘舞’字用的更加动人,把柳的姿态写活了,‘隐’字则让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要我加的话就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陆芷瑜听了拍手赞道:“妙极!姐姐的‘扶’字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比小妹的‘舞’字更加传神。

“‘失’字也比‘隐’字更进一步,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姐姐这两个字用的当真妙极。”

英莲一脸崇拜的看着黛玉:“林姑娘真是厉害,我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陆芷瑜笑道:“那是当然,林姐姐可是个女诗仙呢,怎么样,当你的老师还是绰绰有余吧?”

“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我不过平日里喜欢诗词,多读过几句诗罢了。”林黛玉笑道。

随后问英莲道:“你可有喜爱的诗句,说给我听听?”

“我读了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觉的很有趣,甚为喜爱!”

林黛玉摇摇头,说道“你如今学的还浅,未能揣摩其意,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句子,便觉得有趣,若是入了这个格局,便再也学不出来的。”

通过英莲的对答,林黛玉对英莲的水平大致有了一个判断。

“大爷也说过陆放翁的诗句,写的多是慷慨悲歌的忧国诗,不适合女儿家来读!”英莲解释道,“只是我觉得这句甚为有趣。”

林黛玉点头道:“表哥说的没错,陆放翁诗中愤懑有余,释怀不足。”

“他的诗浅显滑易,以文字为诗,对仗虽说工整,却无韵味,亦无意境,对初学者而言,并无益处!”

英莲听黛玉说的在理,顿时满心欢喜,忙央求黛玉:“求姑娘教教英莲!”

林黛玉也觉得教导弟子之事颇为有趣,便娇笑道:“你若是听我的,就先把王摩诘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刘桢,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应等人的看一遍。”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就不愁不是诗翁了。”
本章已完成! 红楼翰墨 最新章节第五十四章 林黛玉出题考英莲,网址:https://www.275b.com/110_1108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