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姨妈(2/3)

作品:《好人平安

“演员”手上没有剧本,这样才能保证效果,因为再纯属的表演,也不及真实的反应打动人心。 这是近江台一个新节目,名字取好了,叫做“大姨妈”,上海有个老娘舅,近江就来个大姨妈,大姨妈象征着热情爽朗,掏心掏肺直肠子的女性长辈,是有着一番深意的,现场也确实请了五位五十岁以上的阿姨充当嘉宾。 现场直播必须热闹才行,热闹就得人多,江大学生是最好的啦啦队,他们既是现场观众,也是王栓的亲友团,彭育红一方势单力薄,但丝毫无惧,他们有一种迷之自信,不管今天调解的结果如何,王栓是肯定得回家过年的…… 为了参加节目,三个人都穿上喝茶的新衣服,老王是一身老款的三粒扣西装,里面笼着两件毛衣和一件卫衣,演播厅里温度高,他很是不适,但为了风度还不舍得脱下西装,彭育红穿了玫红色的呢子外套,里面是大红色的毛衣,喜庆的如同二婚,彭虎则是一身崭新的耐克运动服,顺便还理了个发,但是不管怎么捯饬,气质依然贴着地板。 节目开始,双方登场,王栓坐在右边,彭育红三人坐在左边,主持人居中,台下是几百名观众,光摄影机就有三四台,吕菲菲化了淡妆,侃侃而谈,先将前情介绍一下,大屏幕上播放上两期节目的片段,以便让新加入的观众迅速进入剧情。 很快戏肉就来了,吕菲菲让双方阐述立场,每个人都要发言,彭育红显然是做了一番功课的,她的发言感情真挚,逻辑缜密,她说我们农村人最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比你们城里人还懂得这一点。 “那我举例,我也是上过高中的,成绩还不错,论起来,比同龄的城里人分数还高些,可是在预考这一关我就被刷下来了,我连进真正的考场的资格都没有,有和我一样没过关的同学,一年年的复读,最长的一个,复读了六年,终于考上师范了,回来分配到县中学当老师,吃户口粮,旱涝保收,我就不行,家里只有三分地,一年下来,交完各种提留,吃饭都不够,只能出去打工,所以说,孩子只要学习好,哪怕砸锅卖铁,哪怕卖血,这个学也得上。” 这发言与她的后妈人设截然不同,观众们本来憋着一股劲想喷她呢,听了这番话都迷糊了,这里面或许还有什么隐情吧。 “栓栓这孩子学习不行,门门考不及格,就不是上学的料。”老王很适时的补了一刀。 主持人并没有询问王栓本人,而是连线黄台县,找王栓的班主任询问情况,演播大厅里回响着电话接通的声音,班主任似乎已经忘了王栓这个孩子,经主持人提醒后才想起来,他说王栓的学习成绩确实不理想,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乡下学校条件有限,留守儿童问题多多…… 班主任多余的啰嗦属于甩锅,主持人结束了通话,至少大家都明白了一点,王栓确实学习成绩不咋地,上大学这条路不适合她。 彭育红继续发言,畅想她给王栓制定的生活蓝图,嫁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彭虎,趁着父母还不老能帮着带孩子,夫妻二人在城市打拼,这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走的路,也是被验证过的最稳妥的道路。 “在大学食堂打工,一个月才能挣几个钱?”彭育红还主动出击,“最多两三千吧,跟人家打工,哪有自己当老板来的舒坦,别看俺们住的不好,挣的钱可不少,干早点是勤行,懒人来不了,能吃苦就能挣钱,俺一家人忙乎一个月,能挣这个数。” 说着,她伸出五根手指,代表五万,现场观众有不少人倒吸冷气,吕菲菲却暗自开心,这就是没有剧本的好处,连自己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大众心理中,进城务工的农民似乎应该挣扎在温饱线上,没想到人家挣得比白领还多。 观众席上一阵窃窃私语,很多人的立场发生了改变,本来他们认为应该让王栓去读大学才符合政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人平安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姨妈,网址:https://www.275b.com/10_1052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