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山东与东海(2/2)

作品:《狩宋

说。是致命的。

山东,虽然有了琅琊地区这个小缺口,但是要想从这里大规模吸引人才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的人口准入的中心换到了济州。

济州原来的人口也不过一万多人,现在常驻人口猛增到了三万,这还不算东西两个港口超过常驻人口数倍的流动人口。而且还有半数以上的济州本土人被迁到了渤海郡,有些甚至到了东丹郡。所以现在的济州和以前相比已经面目前非,完全成为了以汉人为主的一个州。

渤海王府在济州设立了东海政务院和考试院,负责管辖现在的济州和罗州辖区,所以也有人把济州和罗州叫做东海郡。不过渤海王府并没有正式成立山东郡和东海郡的命令。因为王府已经明确说了,设立郡,那是朝廷的事情。

这是渤海王府承认大周朝廷管辖的最重要的标志。

济州,除了王府设立的蒙学和中学以外。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东西港口都有各国商队城里的会馆,而在会馆里面,一般都有一个书院。在书院里面,都是从各国汇集过来的,想要考入渤海的士子和拥有足够技能的农人与工匠。

很多人都是一边经商维持生计,增广见识,一边读书备考。这让济州的港口经济呈现一种畸形的发展。这里会馆和书院林立,书店与印书局就有好几家。而就是在渤海郡,除了旅顺与大连以外,一个县有一个印书局就不错了。

济州西港除了军港以外,又扩建了商用码头。里面的商行和货场林立。食盐和食用油、海产品、矿产品在这里大量交易厚分赴各地。济州地位是因为政治和新商路的建立而决定的。山东半岛的顶端,文登县最早建设,现在改名为海宁港的港口,不管是从地理条件,还是重要性都不弱于济州。

但是现在海宁港只是一个军港和最大的商用船只建造场,虽然这里也是山东郡比较繁忙的货物流转中心。可是论繁荣程度,与济州相比,是远远不如。

山东大局一定,高继冲就从海宁港登上前来迎接的旅顺号,从海路到达了济州西港。吴夏、闵平江、敬梁等人都在这里,渤海王府现在是王朴和施睿静在那边主持大局,耗时漫长的东海围困战开始了。(。。)u
本章已完成! 狩宋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五章 山东与东海,网址:https://www.275b.com/10_1003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