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化与仙道(2/2)

作品:《狩宋

动物的肉食可是美味。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虎骨,龙骨都是很好的药材。没有这些动物就没有这些药材。”

高继冲拒绝了这些乡长的建议。

“你们只要办好蒙学,教好孩子,习文练武,强身健体。让老百姓强壮起来才是正道。”

王婉容也笑道:“不要怕外来的这些东西。以前花生就很小,后来从西域和印度引进了一些品种,慢慢地江南才有了非常不错的花生品种。花生现在在旅顺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除了花生还有白叠子。这些都是从西域过来的。我们鼓励那些商人带一些奇异的动植物过来,物种多了,我们吃穿用的才会更加好。”

众乡长虽然皱着眉头,不过也不再强求。毕竟农作物引进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好处,而这是汉人们带来的,和引进动植物的性质其实大同小异。这个时代,工业品虽然迷人,但是远没有农作物的引进实用。何况还能让子孙得到“成仙得道”的机会?

高继冲一直都不承认什么“成仙得道”,只说强身健体和一个可能的进化。不仅是人的知识积累问题,还有身体的强化,甚至提倡万物的进化。这在渤海郡的各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系统。但是在外面,可不是这么传说的。道门有意无意地给老百姓一个概念,那就是渤海王倡导的就是遵循天道的“道术”,学了这个道术,不仅人能够成仙得道,连草木野兽也能化为精灵。

而渤海郡的那些军人也似乎印证了“仙术”的传说。这些士兵擅长隐匿,杀人于无形,翻越那些本来就不高的房屋院墙轻而易举,说白了那大多都是茅草棚子,也不过是跨越障碍的难度,战士们确实很轻松。再加上这些士兵都“行侠仗义”,经常会为老百姓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大到疗伤治病,小到劈柴干农活。所以不仅是罗州人把他们当成“仙人”,就连登州人也是这样看待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想方设法也要考入渤海的原因。

这种传言流传非常远,在长沙,孙睿永听到后只是摇头。他认为渤海王虽然有些神奇,不过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在往封建迷信上面走,走向了科学反面。孙睿永再想:难怪中国几度辉煌,都陷入了沉寂,一些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渤海王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吧。封闭,保守,这是渤海王致命的缺,也很可能是中国人致命的缺。(。。)
本章已完成! 狩宋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化与仙道,网址:https://www.275b.com/10_1003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