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1/3)

作品:《官场之风流人生

对市委书记的嫡系秘书来说,要是下地方,通常都要从县区副职开始干起来,过两三年对地方熟悉之后,就再转党政正职。

这才是他们这类人正常的仕途升迁之道。

倘若嫌弃梅溪镇行政级别不高,而不愿意去“屈就”,那绝对是目光短浅的。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给政治权力分类,无非就是财权、事权跟人事权。

梅溪镇行政级别不够,导致人事权力不足,受唐闸区牵制,但仅从梅溪镇财税水平及招商引资工作来说,就决定了梅溪镇党政体系,在通常的事权跟财权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普通区县。

特别是对于那些千里奔波只为财忙的官员来说,那更是宁可要梅溪的草,也不要嵛山的宝。

东华市最穷的嵛山县一年总的财政开销甚至都不到两千万,工厂企业半死不活的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县委书记独霸一方,想捞,又能捞多少钱?

梅溪镇仅单造渚溪大桥,就投入三千万;学堂街改造单镇上就要投入近四千万;随便划一块地皮拿出来卖就要作价百万、千万……

东华市九三、九四年,全市三区七县引进外资总数也不过两三千万美元,而梅溪镇单今年引进外资就有可能超过一亿美元。

东华其他区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就给梅溪镇的光环彻底的遮盖住,成为一片黑暗。

梅溪镇今年评选上淮海十强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苏恺闻才二十八岁,能到梅溪镇担任党政正职,给仕途履历增添的光彩,要远比到普通区县窝个三四年要漂亮得多。

倘若真将竹社乡、黄桥镇跟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新区,新区虽然暂时会并入唐闸区管辖,但新区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唐闸区委常委甚至副书记、市委委员,都是正常的。

倘若新区在三五年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唐闸区分出来,归市里直辖,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市委常委,也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梅溪新区就是东华市当下最为甜美的一枚硕果。

谭启平此时把苏恺闻送到梅溪镇,打算用苏恺闻接沈淮的位子,可以说是为苏恺闻拓开一条开阔的仕途通道。

刘伟立看到谭启平的漂亮女儿看苏恺闻眼神里的甜蜜劲,再想到苏恺闻有担任省常委的老子,就知道有些事是他羡慕不来的。

当然了,他此时已经是东华市的实权正处,也没有必要羡慕什么,将来的东华,总不会缺了他的位子。

**************

沈淮第二天就给叫到区里,讨论梅溪镇的人事调整。

虽然谭启平有些迫不及待,但沈淮既然做出示弱的决定,也就不在意他们步步紧逼的势态。

何清社调到区政府,担任副区长,接管沈淮当前负责招商、教育等工作;李锋调到区纪委,担任副书记兼监委主任。

这样的安排对何李二人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亏待。

除了苏恺闻将接替何清社担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外,潘石华推荐多年来跟随的区政府办主任罗毕接替李锋担任负责党群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

他们此外就是希望将刘卫国调到区公安分局担任副局长,梅溪镇派出所所长及指导员等职务,将直接从市局抽调精兵强将补上。

他们也是打算在沈淮跟地方党政体系脱离关系之后,由苏恺闻、罗毕接替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职务,这样基本上就能压制住黄新良、郭全、袁宏军等沈淮留在梅溪镇的老人。

坐在潘石华的办公室里,沈淮看着窗外的榆树枝叶,洒下片片的光斑。人坐在空调间里,感觉不到户外的酷热。

“现在市里决意要贯彻落实省委田书记的批示,要将竹社、黄桥与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之风流人生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网址:https://www.275b.com/0_615/374.html